答:脑膜瘤质地判断:质硬的肿瘤MRI上T2WI信号强度多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肿瘤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质软的肿瘤T2WI信号强度多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肿瘤边界欠清,包膜不完整。血供丰富的肿瘤在MRI增强像上往往显著增强,肿瘤血供一般来自受累硬膜,具体血供来源因肿瘤具体位置不同而异;部分肿瘤存在双重供血,往往在T2WI上存在明显瘤周水肿,肿瘤表面形态不规则。
2、根据脑膜瘤的分型,蝶岩斜脑膜瘤和岩斜蝶脑膜瘤是有区别的,怎么鉴别?如何手术效果更好,对于未切除的部分怎么后续治疗?答:蝶岩斜脑膜瘤和岩斜蝶脑膜瘤鉴别:二者主要强调的是肿瘤基底起源与生长方向的不同,蝶岩斜型指肿瘤基底起源于鞍旁-海绵窦,经岩斜裂向斜坡区发展;岩斜蝶型指肿瘤基底起源于中上斜坡硬膜,向外向上延伸至岩骨斜坡裂、岩骨嵴、蝶鞍旁,经Meckel腔到达海绵窦后壁,甚至侵犯海绵窦,向中颅窝发展。对于不同分型的肿瘤,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者自身的显微手术技术,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尽可能实现功能保护和手术切除程度的统一。我们仍然强调,首次手术时应尽可能有效切除肿瘤,即争取全切除肿瘤,或术后放射外科可能控制肿瘤。对于未切除肿瘤部分,可以在患者术后2~3月后限期行伽玛刀治疗,尽可能地控制肿瘤的复发或进展。
3、请问术中,您怎么判断受压迫的神经或包裹的神经是否有功能,术中怎么对神经的保护?答:可根据术前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判断颅神经功能情况,但术中所有神经均应尽可能的完整妥善保留。熟悉解剖结构是神经保护的基础,根据肿瘤的病理特点、起源、生长方式并结合术前影像学,判断神经的走行;术中优先处理安全区域的肿瘤,充分减压,使肿瘤与神经自然松解,为肿瘤与神经的剥离创造条件。
4、脑膜瘤大多为良性肿瘤,分型也较多,但术后复发的确令人头痛。第一次手术的时候,病理证实为某种亚型,但复发时病理证实为另一亚型,更甚者出现恶变。有报道称这是由于首次手术造成的。这种观点正确吗?答:一部分脑膜瘤(WHOI级)复发时,可能出现生物学行为改变,病理级别升高,广泛侵袭周围硬膜及骨质,甚至存在远隔部位再生或种植转移等情况,不一定与首次手术治疗直接相关。但可能与手术操作破坏原有正常蛛网膜界面等有关,影响了肿瘤的生长方式。
5、另外,不同手术入路都有其相应的优势和局限,请问在具体临床工作中比较优先推荐哪种方式?各类手术方式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不同的手术入路选择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诸如肿瘤的性质、位置、大小、质地、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以及患者的年龄、术前身体状况、术者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手术的入路。一般而言,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尽可能的简单化、创伤小、手术区域显露充分,目前颅底外科中的额下入路、翼点入路、颞下入路及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已基本能完成绝大部分颅底手术。
tangdunaowu∣唐都神外五病区长按,识别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