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中医生与患者清晰对话

记者魏应钦

医生在开颅手术过程中把患者“叫醒”,边交流边切除脑部肿瘤,这样的场景你敢想象吗?近日,解放军医院神经外科张龙博士、张功义硕士在麻

醉科全力配合下,运用全程清醒开颅手术为一名52岁的女患者顺利全切一枚鸡蛋大小的镰窦旁脑膜瘤。

颅内长鸡蛋大的瘤

1月8日上午,记者在解放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见到来自叶县的患者程女士时,她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记者问了她几个问题,她都能清晰地回答。她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总是感觉头痛,觉得在村里的小诊所输液后,疼痛就消失了。但不久前,她再次输完液后,仍然觉得头部疼痛难忍,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实在忍受不了,医院检查。影像学检查显示,她颅内有一枚鸡蛋大小的镰窦旁脑膜瘤,需要进行手术。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因此脑外科手术是外科界公认的高风险手术。采取传统手术,医生只能模糊定位,手术中万一不小心伤到功能性组织,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患者术后也极有可能变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怎样才能精准地确定病变肿瘤的位置,且不伤及功能区脑组织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术中唤醒手术,患者能在手术中配合医生,保证术中电生理监测信息的及时准确,进而保护其他脑组织。

手术顺利进行

张龙介绍说,这枚肿瘤长在邻近管理肢体活动的中央运动皮质区、肿瘤根则附着于最大的脑静脉——上矢状窦中三分之一处,一旦手术中对正常脑运动皮质、回流至矢状窦的上吻合静脉或矢状窦造成损伤,就可能出现术中大出血、术后偏瘫甚至严重脑水肿,他们利用手术全程病人清醒下的肢体遵嘱配合、脑电生理监测以及微牵拉和显微操作技巧,在尽可能保证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情况下而完全切除肿瘤。

手术采用局部神经阻滞及静脉辅助镇静的全程清醒麻醉,开颅全过程中,患者可随时配合对话或按要求活动相关肢体,保证了手术中电生理监测信息的及时准确。

手术完成后,患者即在家人的问候声中返回病房,手术后4小时的CT复查结果、患者肢体无碍活动都说明了手术的圆满成功。

目前,该科针对语言区、运动区等主要脑功能区肿瘤,开展全程清醒开颅切除术。该项研究技术也在积极申报科技进步奖。

术后恢复良好

“很轻松很清醒,手术中医护人员不停地叫着我的名字,让我配合动作。”程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但是对于手术和麻醉医生来说,她的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聆听。

就这样,医生一边手术,一边与她交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程女士没有出现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一直保持着安静和清醒的状态。

“出了手术室,我让她叫外孙女的名字,结果她一下子就说了出来。”程女士的丈夫对记者说。手术后,程女士语言交流无障碍,脑膜瘤已全部切除。

张龙表示,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导航及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神经外科手术已经从传统的解剖学模式向现代解剖——功能模式转变,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并显著改善了手术效果。

据了解,解放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龙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是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济南军区神经外科分会委员。解放军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经常邀请专家来院讲学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科室近年来开展了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深部脑肿瘤、颅底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脑肿瘤和脑血管畸形可进行X刀放疗。随着治疗效果的提高,省内外患者慕名而来,手术数量和医院同等水平。

编辑:平顶山晚报微健康

版权说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权益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尽快处理。

平顶山晚报微健康

医院专家资源

为您解决求医问药的烦恼

您可扫描上方的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
白癜风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561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