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脑出血合并脑疝形成是临床上脑科常见的急症,病死率极高,且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合理有效治疗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一、临床观察要点1.意识障碍

病人的意识状态是判断脑部病变的重要指征。病人神志是否清醒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可以估计病人的病情及预后。我们采用简单问话、角膜反射、针刺皮肤、压眶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由深变浅,说明病情逐渐好转;意识障碍程度加重,甚至由浅昏迷转为深昏迷,说明病情恶化,有再度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

2.瞳孔变化

瞳孔的改变是脑出血病人一项非常重要的体征。最初动眼神经受刺激,兴奋性增高,早期有短暂的瞳孔缩小,以后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者,瞳孔直径超过6.0mm,提示脑干损伤或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双侧瞳孔缩小固定,形状规则,对光反射消失,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桥出血。

3.呕吐物观察

由于颅内压升高,脑出血患者多伴有呕吐。呕吐的观察是早期颅内高压的可靠指征之一。应密切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4.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及呼吸,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及大脑镰下疝者均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表现为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致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

二、护理要点1.卧床休息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度,头部置冰袋冷敷,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减少探视。控制血压在适宜的水平,防止血压过高造成再出血。

2.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通畅是救治的基础。脑出血合并脑疝者多伴有昏迷,头部位置不当常引起窒息,病人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呕吐物以及咽喉部分泌物要及时吸出。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应定时翻身叩背,及时吸痰,使呼吸道内分泌物引流通畅,如有缺氧或窒息,及时给予吸氧。呼吸道分泌物多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宜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3.脱水剂的正确使用

脱水剂的正确使用可以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的电解质平衡,防止钠潴留和低钾血症。

4.皮肤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每1~2h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后及时清洁皮肤。

5.口腔护理

4次/日,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6.饮食护理

昏迷患者禁食1~2d,其后采用鼻饲,每3~4h注入流质食物,~mL/次,保证营养的供应。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液,观察胃液颜色。如患者出现呃逆、腹部饱满、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7.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高热者每4h测体温,超过38.5℃者,及时降温,以降低脑的代谢率,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同时也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大脑皮质的保护,并抑制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8.泌尿系的护理

保持个人卫生和会阴部的清洁能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严密掌控导尿指征,对已留置导尿管患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行会阴冲洗2次/日,练习自主排尿,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李立娜

神经外一科护士长

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本科学历,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及ICU进修。在神经外科从事护理工作10余年来,爱与责任始终如一,她视患者如亲人,彰显大爱,用爱与责任书写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天使之歌。她带队有方,知人善任,将各项工作都开展的有声有色,赢得了广大患者以及家属的爱戴与尊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她勤学苦练,专业理论扎实,技能精湛娴熟,遇到突发事件时麻利果断。极大的调动了护理人员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

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







































白癜风治疗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603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