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例
虞正权/翟伟伟
医院神经外科
苏州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江苏省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国家神经外科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一般资料:
?患者:陶**,女,51岁
?主诉:右面部麻木一年,头晕一月余,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视野未见明显改变,右面部感觉减退,听力无减退,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
?术前MR(+C)
?影像融合、观察重要血管与肿瘤关系,确定手术计划
?术中情况:
1.切开天幕
2.处理幕上的肿瘤主体部分
3.肿瘤与不明动脉粘连(后续确认为后交通动脉),分离血管周围肿瘤
4.应用CUSA切除幕下肿瘤
5.进一步处理海绵窦内肿瘤之后,确认上述血管发自颈内动脉,为后交通动脉,应用TCD确认其走形及附近重要血管位置
6.处理幕下外侧肿瘤
7.肿瘤大部分切除后,颈内动脉及后交通动脉等重要血管逐渐清晰,再次用TCD确认走形
8.切除幕下内侧(脑干面)的肿瘤
9.切除附着于大脑后动脉的肿瘤,可见深处的基底动脉
10.令患者面部麻木的三叉神经于肿瘤外后方显露
11.肿瘤全切后,确认了颈内动脉破裂孔段、海绵窦段走形
?手术要点:
1.注意颞叶牵拉的力度及时间,避免颞叶挫伤出血
2.本例岩斜区脑膜瘤为幕上为主,侵犯海绵窦,术中需辨认海绵窦内神经,CUSA的应用有助于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重要神经结构
3.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交通穿行于瘤内,术中TCD探测ICA的走形,避免灾难性出血
4.处理肿瘤的幕下部分脑干面时,沿瘤脑间隙分离,避免脑干的牵拉、电灼及邻近血管的损伤,损伤脑干的供血动脉或引流静脉可能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术后情况:
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视野未见明显缺失。右侧面部轻度麻木,轻度上下复视,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
?术后病理:
(右侧岩斜区)脑膜瘤。免疫病理I17-:瘤细胞EMA(+),Vimentin(+),Ki-67(2%),PR(+),GFAP(-),S(-),CK7(-)。
?术后MRI:
文献复习来自天坛团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