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9日“盖世影雄”东部赛区争霸赛圆满落幕,销烟还未散尽,7月10日西部赛区出线赛接踵而至。根据赛制规定,秉承“娱乐第一,学习第二,比赛第三”的精神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比赛于7月10日20:00正式拉开帷幕,命题组宣誓后,8支参赛队伍登场亮相,分别是西天取经队,泰山北路队,飞天魅影队,心影神会队,百炼成钢队,大漠孤影队,洋芋队,逐影循声队。20:10分发题目,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轮杀出重围,题目亲民友好,西天取经队、逐影循声队以4分成绩直接出出线,泰山北路队、大漠孤影队经两场点球淘汰飞天魅影队出线。第二轮一战到底,根据掷色随机产生擂主,从第一节擂主泰山北路队守擂开始,捉对厮杀,擂主三易其主。第三节大漠孤影队迎来了逐影循声队的强势挑战,两强相遇,酣战至点球环节,逐影循声胜出,幸运成为西部赛区出线赛的出线队伍,将代表西部赛区入围总决赛!
下面,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各题(必答题4有更正)
必答题
1、女,62岁,突然出现重复提问、遗忘
答案:短暂性全面遗忘TGA
讲解:TGA,是一个临床症状学描述;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偏头痛、血流异常、局灶性缺血和癫痫等。发病24至72小时,高达80%的患者海马区出现点状DWI高信号。后循环梗死可以出现相似影像学表现,但是大多数这类患者不具备TGA临床表现特点。
2、男,17岁,反复头痛、抽搐1月答案:MELAS
讲解:在儿童和青年卒中患者中,传统MRI影像学技术有时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和MELAS是非常困难的。而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有助于鉴别诊断二者:主要区别为在MELAS患者中为高灌注;而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表现为低灌注。
3、男,17岁,双上肢无力、肌萎缩、多肌阵挛半年
答案:平山病
讲解:A:非屈曲位T1加权MRI影像提示C7-T1节段脊髓萎缩;B、D:屈曲位T2加权MRI提示后硬膜囊前移,颈髓受压,硬膜外静脉丛增强(如C、E所示)。这一系列影像特征提示平山病,该病考虑是继发于慢性节段性脊髓缺血,由于反复屈颈使硬膜囊紧张所致。该病以多肌群阵挛为表现患者不多见。
4、男,31岁,头痛、颅内杂音、视力下降
答案:特发性颅内高压
讲解:深深抱歉,这道题在观众讨论环节,在比赛平台实时发送答案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低颅压,未影响实际判分),这里予以纠正并致歉。题目临床信息面和影像信息面给的信息量已经很充分。图(左,中)显示矢状位部分空蝶鞍及视神经迂曲;图(右)显示轴状位显示双侧视神经迂曲及双侧眼球后部扁平。
5、52岁,菲律宾男,头痛、右侧偏盲8周。就诊时MRI如上图(第一排)。治疗2月后复查如下图(第二排)
答案:血吸虫
讲解:临床信息面提供了治疗有效的信息。影像提示双侧额、左侧顶、枕叶多发病灶,水肿明显。T1增强皮层多发1-3mm强化小结节,聚集成堆。西太平洋地区是日本血吸虫流行区。押宝脑血吸虫虽然信息不够,但是是最应该想到的。如果出题者能把患者生活地区改在国内的疫区,提示作用更好。
6、女,11岁。因癫痫持续状态就诊,头颅MRI如左图。出生时正常,6岁时出现反复局灶癫痫发作,右侧肢体轻瘫。头颅MRI检查如右图
答案:拉斯姆森脑炎(Rasmussenencephalitis)
讲解: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提示诊断拉斯姆森脑炎。左图和右图满足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rossedcerebellardiaschisis,CCD),CCD主要指偏侧大脑受损后导致对侧小脑代谢功能降低。
7、女,青年,微量蛋白尿,定量感觉检测发现双下肢温度觉异常。
答案:Fabry病
讲解:第7题出自首先报道女性Fabry病出现“丘脑枕”征(pulvinarsign)的文献(JNeurol():–)。临床信息面草蛇灰线,马迹蛛丝(多数女性患者本身如此轻),影像若隐若现。但是影像只给了一张图一个像,大大降低了难度。诊断思路就可以轻松地narrowing和focusing。下图给出了正常人、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对比图。女性Fabry丘脑枕,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
8、男,94岁,1周内2次头晕发作伴跌倒。发病时无意识障碍及其它不适。
既往史:高血压、慢性肾病
发病后MRI如左图
2年前头颅CT如右图
答案:脂肪瘤
讲解:CT和核磁影像特征不难锁定脂肪成分。颅内脂肪瘤大多数病灶位于脑中线附近,其中最常见的部位是胼胝体区,约占50%,小部分位于三脑室下部、脑干、小脑、基底节、脚尖池、四叠体区、侧脑室、外侧裂和桥小脑角区。该题若考虑皮样囊肿,其实也是合理的,皮样囊肿破裂更加常见。原文(PermJ;19(2):e-e)咬定lipoma,发表就是硬道理。
抢答题1女性,41岁,癫痫。无外伤及其他病史。
答案:局灶皮质发育不良FCDⅡb型
讲解:典型病例。FCD主要MRI影像学特点皮层增厚、皮质内的低信号层、灰白质分界不清、皮层锥形突向脑室等改变。
抢答题2
男,52岁,右侧股四头肌前份及下背痛,为持续性刺痛、烧灼痛。
答案:脊髓蛛网膜带
讲解:该病罕见但是可治,这是需要尽早准确识别的重要原因。偷个懒,借用赵玉英教授的讲解:背侧蛛网膜网带(dorsalarachnoidweb)几乎均发生于上段及中段胸髓。“手术刀征(scalpelsign)”是该病的诊断提示性影像学特点;该病是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的一个重要病因;手术切除异常的蛛网膜网带(arachnoidweb)、解除压迫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甚至此前的脊髓空洞均可明显改善。
抢答题3
26岁,女,慢性头痛、右侧无力。
答案:神经管原肠囊肿
讲解:神经管原肠囊肿(Neurentericcysts,NEC)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是由于神经肠管残存而引起。头痛和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为最主要的症状。在MRI上,NEC为分叶状的肿块,通常位于延髓后面;延髓内受累少见。仅有10%~15%的患者病变位于髓内。在T1WI上通常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偶尔可见囊壁边缘信号增强,DWI上无弥散受限。
抢答题4
75岁,女,入院前突发意识错乱。
答案:低血糖
讲解:在成人中,低血糖症可以单独累及皮层和白质,或两者同时受累。异常改变也是双侧对称的。病变白质主要位于半卵圆中心和脑室周围,呈T2高信号、弥散减低,特征性的病变位于内囊和胼胝体。治疗后病变消失,特别是白质病变。
抢答题5
19岁,男,频繁癫痫发作半年。
答案:DNET
讲解: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r,DNET)是一种不常见的良性皮质内病变,WHO将其分类为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该病常常伴有皮质发育不良。常见于年轻患者,男性多发。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颞叶,其次为额叶。其主要影像学表现:三角征及瘤内分隔。
抢答题6
39岁,女,汉族,复视,共济失调、步态不稳,下肢无力19年。
答案:伴脊髓与脑干受累以及脑白质乳酸增高白质脑病:LBSL
讲解:伴脊髓与脑干受累以及脑白质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1eukoencephalopathywithbrainstemandspinalcordinvolvementandlactateelevation,LBSL)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质脑病,该病致病基为DARS2,其位于1q25.1,编码线粒体天冬氨酸t-RNA合成酶(mitochondrialaspartyl—tRNAsynthetase,mtAspRS)。MRI主要表现在以下部位信号异常(T1低信号,T2高信号):脑白质病变可以是呈点状不均匀的,也可以均匀融合,但不累及U型纤维;脊髓背面和侧面的皮质脊髓束(颈段脊髓水平出现即满足标准);延髓锥体。MRS乳酸峰的升高。
抢答题7
49岁,男,癫痫发作伴激惹。入院头颅影像如上图(第一排)。逐渐加重出现错觉、幻觉,复查MRI如下图(第二排)。右颞极做了活检。
答案:血管内淋巴瘤IVL
讲解:IVL无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生前诊断非常困难。IVL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亚型,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最常见的头颅MRI表现为多灶性、散在、皮层或皮层下病灶,T2和Flair像显示为高信号,伴T1增强像上脑膜强化。IVL与CNS血管炎的MRI病灶难以区分,两者且在DSA上最常见(出现频率并不高)的表现都是多发性串珠样血管狭窄。活检是王道。
抢答题8
患者,女,72岁,因突发痴呆就诊。
答案:脑梗死
讲解:临床信息面是常见病的少见表现,影像学给出的是急性期过后的梗死影像。丘脑梗死可表现为快速进展性痴呆,多常见于双侧丘脑的梗死,但单独一侧梗死也可出现快速进展性痴呆。影像诊断要点:亚急性期梗死表现为T1和T2弛豫时间的延长,出现长T1和长T2信号,弥散不再受限。强化可出现在起病2天后,并可延续至4到6周。梗死常无病灶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MR波谱通常表现为梗死灶内乳酸峰,胆碱、肌酐及NAA峰降低。鉴别诊断:结核球,胶质瘤和淋巴瘤。
抢答题9
女,18岁,头痛和急性左侧偏瘫。无发热。
7月前正常分娩后月经不调。
答案:绒癌脑转移
讲解:绒毛膜癌是正常或异常妊娠期滋养细胞的恶性增殖;10%-20%的绒毛膜癌会发生脑实质的转移,且常常会造成脑出血;绒毛膜癌血管腔内转移侵犯血管壁可造成动脉瘤。因此,对于妊娠女性,应考虑绒毛膜癌及警惕其伴随症状(脑转移)。鉴别霉菌性动脉瘤。
点球题1
女性,75岁,癫痫部分发作。年就诊时增强CT如上图(第一排)。
予药物抗癫痫治疗,未做其他处理。年复查CT如下图(第二排)。
答案:脑膜瘤
讲解:这道题是热场子的送分题。只是脑膜瘤不经治疗,而shrinking的少见。文献中报道,这种现象较少被识别;可能与随访时间不够相关。
点球题2
男,66岁,左侧肢体无力。
答案:颈动脉发育不全
讲解:关键是CT断面提供的信息,可见左侧颈动脉管,右颈动脉管缺失。颈内动脉发育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变异,其由胚胎形成期发育异常所致。该病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后期可出现与缺血相关的症状。颈内动脉缺如伴颈动脉管缺失,这一要点可将该病与慢性动脉闭塞区别开来。
点球题3
男,41岁,乘车时受到轻微碰撞,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头痛、视物模糊。
答案:动脉瘤
讲解:颅内动脉瘤是位于髓外的,通常和脑干结构境界分明。但是也可以少有的“镶嵌入髓”(解剖关系依然是在髓外)。以后这样影像看起来是在髓内的增强占位,是否也可做个CTA或者DSA看看?该例T2轴位高度提示占位来源于血管。
点球题4
40岁,女,共济失调、头晕和呕吐就诊。查体:震颤和判断力下降。血液检查阴离子间隙32,酸中毒,渗透压升高。
答案:乙二醇中毒
讲解:临床和影像提示中毒,很可能是经消化道来源的。由于摄入史的缺失而难以诊断何种中毒。通常甲醇中毒多以视神经炎为首发表现,一氧化碳中毒多累及苍白球,失代偿性肝病高氨血症可以导致类似的双侧基底节对称性肿胀和T2高信号改变,但其多同时累及岛回和扣带回。当出现阴离子间隙增加性酸中毒,但血清氯正常,血清渗透压升高,则强烈提示有乙二醇中毒。乙二醇是防冻液、除冰剂、家用清洁剂和制动液的成分,嗅之无味,尝之味甜,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人群中最常接受到的乙二醇来
源是防冻液,其95%的成分为乙二醇。推荐阅读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哪里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