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明胶微创术后6日患者脑死亡,竟是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本文作者:张永泉流体明胶,外科医生们想必不陌生,这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用的止血材料。但在我最近接到的一例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案子里,流体明胶成了夺命的一环。而患者的尸检结果,揭开了一个可能长久以来被无数临床医生忽视的问题。病史:垂体瘤微创术后6日脑死亡患者28岁女性,今年3月因「反复月经不调,伴头晕头痛」前往A院就诊。该院头颅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鞍区占位,提示「垂体大腺瘤」。该院医生建议患者服用溴隐亭治疗,并定期门诊复查头颅MRI。4月,患者复查发现垂体占位较前增大,经医生建议,医院就诊。医院门诊以「垂体瘤」收入院后,该院考虑患者身体健康,所以在没有进行其他专项检查的情况下,安排进行「经鼻鞍区占位切除术」。病历资料显示,患者初步诊断为垂体瘤(作者供图)原本预计6~8小时就能完成的手术,最后整整进行了12~13个小时。医生表示,术中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时间有所延长,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但因为麻醉时间延长,患者需要转入ICU复苏。ICU病历记录显示,患者在此期间逐渐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意识嗜睡。术后第6天,患者突发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考虑癫痫持续状态,医院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抗癫痫、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次日凌晨,患者出现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持续深昏迷。医生以「患者发生实质脑死亡」,建议家属放弃治疗。家属不愿意放弃,医院会诊并寻求法律援助,我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介入本案。仔细查阅病历后,我发现了三个疑点。首先,这次手术中出血量多达毫升。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65千克的成年人,血量约为~毫升。这个出血量对于一场微创手术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其次,垂体摘除术后确实可能存在继发尿崩症的情况。按照当事医生所述,患者因为术后继发尿崩症,导致弥漫性脑水肿,从而出现病情恶化加重。病历显示患者出现弥漫性脑水肿(作者供图)这种说医院鉴定专家的认可:患者因术后继发尿崩症造成血管压闭,导致大片脑组织缺氧坏死,无法挽救。但我们查阅病历却发现,患者术中已经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术后当即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的情况,术后偏瘫体征明显。这是脑梗的症状,与弥漫性脑水肿的成因和体征都有很大不同。病历显示患者术后出现瞳孔差异(作者供图)第三,这次的术式选择的是经鼻微创手术,实际手术操作时长较预计时间延长近一倍,术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弄清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明确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最终,患者家属决定,不主动放弃治疗,但如果患者后续失去生命体征,立即安排尸检。正是他们的这个选择,揭开了一个可能长久以来被无数临床医生忽视的问题。夺命明胶术后34天,患者被宣告临床死亡,经属地卫健委委托由外省法医进行尸检。解剖结果显示,患者大脑动脉中充满了大量硬质物质,染色后表现红染均质,不属于一般意义上血栓的结构。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经过我们反复审阅病历,终于发现了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也解开了之前的诸多疑问。病历记录显示,医院术前没有进行造影检查,对于手术区域血管分布没有完全掌握。切除肿瘤过程中,某个动脉发生损伤,造成短时间大量出血。由于微创手术的视野限制,又不具备扩创基础,因此,医方选用速即纱和流体明胶从手术通路进行填塞止血。病历中手术记录(作者供图)结合尸检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术中大量失血后,患者处在低容量休克状态,导致本应为较外界高压的动脉血管呈现低压,对外界物质进入的压力屏障不再牢不可破,流体明胶进入动脉血管,在血容量和循环恢复后,随血液流动、凝固后形成硬质血栓。为了印证这个猜想,我们对同种医用明胶和硬质血栓之间进行了微量物质对比,并获得了「成分一致」的确定性结果。也就是说,患者正是因为明胶填塞动脉导致大面积脑梗,最终死亡。术后造影之所以不成功,也是因为血栓导致把造影剂通路填塞,无法显影。尸检鉴定结论(作者供图)更让人遗憾的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患者并没有垂体瘤,而是脑膜瘤压迫了垂体。如果术前鉴别诊断能更仔细一点,这位年轻的患者根本就不需要摘除垂体,也不需要接受这次微创手术。医院出具的病理检查结果(作者供图)参考与警示在处理这个案子的时候,我曾经和负责解剖的法医分别查找了文献,发现竟无一起相似的先例——难道这真的是临床首例流体明胶引起血栓的情况?在我看来,这种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类似的情况很可能早就发生过。之所以从未有过报道,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首先,如果这种血栓不发生在大脑或者冠状动脉,不足以引起致命性后果,侧支循环可以起到一定代偿作用,也就不会通过手术或解剖的方式进行查找。其次,血栓发生在较细微的血管中,需要在解剖中非常细致的查找,比如本案中,法医将基底动脉及其延伸逐一剥离出来,并剖开还原了血栓形态,才能明确血栓严重程度足以致命。如果在解剖时没有针对性,很可能遗漏大脑动脉的关键位置。最后,对取出的血栓是外源性还是自体血栓需要进行确证,这需要有能力确定血栓成分、明确血栓来源和成因,彻底排除自身形成的血栓才有临床意义。对于不具备微量物证分析能力的医务工作者或鉴定人来说,这一步很难完成。尸检报告显示动脉环内血栓的形态(作者供图)作为第一例流体明胶外源性血栓事件致死的亲历者,我决定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各位临床医生带来参考与警示。在特殊情况下,流体明胶可能造成外源性血栓,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评估,一旦发生类似并发症很可能造成极大的临床风险。(策划:gyouza)题图来源:图虫创意丁香园期待你的来稿!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投稿邮箱:tougao

dxy.cn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查看投稿规则

或点击菜单栏「投稿」查看投稿规则

丁香园DXY

更懂中国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9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