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嗅觉失灵就像聋哑人听不到声音,讲不了话一样,再香的再可口的美食,在他们看来也只是食如嚼蜡。短期闻不到气味,可能是感冒鼻塞导致的,但长期嗅觉失灵、嗅觉减退却是因为疾病。那么嗅觉失灵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嗅觉失灵的原因分类
1、鼻黏膜、嗅球、嗅丝神经病变引起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经在发生上的异常,出现嗅觉的缺失。
3、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
4、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嗅觉损害为暂时性的。
5、脑膜瘤、转移瘤或前颅凹动脉或额叶的浸润性肿瘤,因为压迫嗅球和嗅束,从而导致嗅觉损害。
6、颅脑外伤时,经筛板的嗅神经嗅丝可被撕裂,或嗅球被撕碎(挫伤)。
二、嗅觉失灵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上面为大家分享了嗅觉失灵的原因,那么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讲解一下嗅觉失灵的常见症状了。
1、常见症状类型有:
(1)嗅觉减退嗅觉损害常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敏锐性的减退。
(2)嗅觉丧失后天的严重的嗅觉损害。
(3)嗅觉缺失先天的嗅觉缺失,这种症状对气味的刺激毫无反应。
(4)嗅觉倒错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错位反应。
(5)幻嗅不存在客观的嗅气味刺激,患者常常嗅到难以描述的通常为使人不愉快的气味。
(6)嗅觉过敏对嗅气味刺激敏感性增加。
2、主要表现:
(1)临床上单侧的嗅觉丧失,在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
(2)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与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出现暂时的嗅觉降低,导致嗅觉减退;
(3)癔症引起的癔症性嗅觉障碍对于以上物质则不能正常鉴别。
(4)脑膜瘤、转移瘤、前颅凹动脉或额叶的浸润性肿瘤,可压迫嗅球和嗅束导致嗅觉损害,严重者嗅觉丧失。
(5)嗅幻觉也常是颞叶癫痫的先兆。嗅幻觉如果伴随意识丧失或咂嘴、咀嚼、舔舌等症状,成为钩回发作。因为嗅神经与双侧的钩嗅中枢有联系,所以一侧嗅放射或嗅觉皮质遭受破坏时,不引起嗅觉的丧失,但是能引起嗅觉的减退。
三、嗅觉失灵应该如何治疗?
大家知道了嗅觉失灵的原因,那么大家知道嗅觉失灵应该如何治疗吗?发现有嗅觉及味觉丧失现象应该及时就医。排除感冒、鼻息肉导致,如已排除感冒、鼻息肉,建议到请神经科诊断试验。嗅觉神经损伤在仪器检测下正常,建议寻找中医面诊,调理修复神经。"补精修复汤"通过口服中药来治疗。
饮食注意事项:
1、忌食牛肉、含咖啡因饮料、巧克力、柑橘汁、玉米、乳制品、蛋、燕麦、牡蛎、花生、鲑鱼、草莓、香瓜、蕃茄、小麦。
2、忌食冷饮:过冷食物会降低免疫力,并造成呼吸道过敏。
3、忌食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
4、忌食特殊处理或加工精制的食物。
5、忌食含人工色素的食物:特别是黄色五号色素。
6、避免香草醛、苯甲醛、桉油醇、单钠麸氨酸盐等食物添加物。
7、动物内脏亦应少食。
健康的生活方式:
1、规律运动。因规律运动可增加体内交感神经的活性,而交感神经的活性会使鼻腔黏膜较有弹性,嗅觉神经可间接受益。
2、清洗鼻腔,如洗澡时用一些水吸吸,或利用三温暖里的蒸汽,清清鼻子。鼻子不好的人洗澡时,盆浴优于淋浴,因为盆浴洗澡时间较长。
四、生活中导致嗅觉失灵的原因有哪些?
1、家用清洁产品。
过量的使用清洁产品也是会损害嗅觉的,同时有毒的气体也会伤害鼻内的嗅觉细胞。
2、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并发症不仅会导致手脚和腿部神经疼痛麻木。研究发现糖尿病参试者嗅觉测试成绩明显低于健康参试者。
3、怀孕。
约30%的孕妇在妊娠中后期会嗅觉减退。其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更高,导致体内血流加速为胎儿提供营养,从而导致鼻内毛细血管肿胀,从而会影响嗅觉。
4、降压药。
降压药可改善心脏功能,却可能损伤嗅觉。
5、牙周炎。
牙周炎细菌会蔓延感染上颚窦部,导致炎症、发烧及嗅觉失灵。
6、衰老。
与视觉和听觉一样,嗅觉减退也是衰老迹象之一。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25%的60岁以上老人和62、5%的80-97岁老人存在嗅觉失灵问题。
7、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12对红血球的形成最重要,一旦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嗅觉。奶制品、肉类和蛋类都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
8、鼻息肉。
鼻窦炎会导致炎症,引发头痛、发烧和嗅觉失灵。
9、脑外伤。
体育运动或车祸等导致的脑外伤会导致嗅觉失灵。大多数冲击会导致连接大脑与鼻子的敏感神经纤维撕裂,这样会造成嗅觉丧失。虽然目前尚无治疗良方,但是39%的患者神经会慢慢恢复。
结束语:大家可能都有过失去嗅觉的经历吧,那种感觉确实不好受呢,什么问道都闻不到,这种感觉实在是难受。那么小编为大家分享了这么嗅觉失灵的原因,大家一定要好好的看一看,尽量的不要再让我们的鼻子失去嗅觉了。
体若顽疾,久拖无医——北京太壹园中医
联系
长按左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fz/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