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一生充满了诸多不幸,让人扼腕、早年丧偶,中年重病,晚年丧子,无一不是人生大悲剧。其中,中年拜登罹患的颅内动脉瘤,在让人害怕的同时又感到一丝丝熟悉。
前两年风靡一时的美剧《权力的游戏》中,龙妈的扮演者就曾罹患过这一疾病,其演艺生涯险些因此终止。她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历经两次手术战胜了它,并且完美诠释了对角色的演绎。
往远了说,邱吉尔、斯大林等举世闻名的伟人也都是倒在了这一病魔的手下。此外,本山大叔等演艺名人的报道也和颅内动脉瘤有关系。
那么,这一恐怖的病魔——颅内动脉瘤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颅内动脉瘤的危害
动脉瘤好发于脑大动脉分支或分叉的隆突处,此处是血管壁的薄弱部位,即中层缺陷和血流冲击点,如果内弹力层退化,就会逐渐膨出而形成动脉瘤。
动脉瘤扩张之后,到了一定的程度会破裂。像吹气球,气球如果吹得太大了就破了。动脉瘤越大,血管壁就会越薄弱,血管壁会承受不住压力,于是就发生破裂。一旦发生破裂,死亡率可达30~50%,幸存的患者中仍有高致残率。由于破裂是不可预测的,因此称之为“不定时炸弹”。
动脉血流速度快压力高,再加上动脉瘤本身形成原因就是血管壁的薄弱,这样想来,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高风险也是情理之中了。动脉瘤的破裂受瘤内动脉压力、动脉壁牵张强度、动脉瘤大小和瘤壁厚薄等因素决定。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达到7.5%,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未破裂出血没有症状的人也不会平白去做检查,这样一来很多动脉瘤其实并没有被发现。未破裂动脉瘤年出血率为1~5%,国内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6人动脉瘤破裂。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方式:保守治疗结合影像学随访、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据统计,约70%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死于动脉瘤再出血。所以,我们主张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栓塞治疗。
传统的外科开颅夹闭动脉瘤的手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而且开颅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都将介入治疗作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首选治疗选择。
那么什么是神经介入治疗呢?
神经介入是一种新兴微创技术,简单地讲,就是在大腿根部开个小口,造影后在CT等影像设备的实时引导下用导管导丝从股动脉进入,通过身体大血管到达脑部的血管,再进行造影、栓塞等方法治疗动脉瘤。
但是不能盲目选择介入,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但是动脉瘤再破裂率高,且经血管内途径不能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和脑内血肿。
总而言之,选择开颅夹闭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需要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从患者年龄、动脉瘤部位和大小,以及医疗机构水平和设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就医指南
医院
关于心律失常,做好以下5点让它离你远远的 -10-14 心律失常也分不同种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才能更好治疗。 -10-13 什么是心律失常?终于有医生把它解释清楚了。 -10-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d/1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