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叶子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女61岁
发现左眼肿物2月余
PE:左眼球突出,颞上方眶缘可扪及质韧肿物,压痛(-),不活动,颞侧球结膜出血,睑结膜充血水肿。
当地CT显示考虑左侧眶区炎性改变
前中颅窝以左侧蝶骨大翼为中心见一最大截面约5.0x3.2cm软组织密度灶,密度欠均,其内可见片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质强化,病变包绕骨质并使之呈磨玻璃样骨质破坏,部分伴骨膜反应;病变向前累及左眶内,与外直肌分界欠清,左侧泪腺增大;病变向后累及左颞叶,周围伴低密度水肿区;病变向外侵及左额颞部、左侧颞下窝软组织,呈不均质强化。
----------♀分割线♀---------
小编留言:这些患者是别人的,但这些症状你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学习才是前进的唯一路径,有思考才有进步哦!
(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细胞生长活跃,局部侵犯颅骨及周围骨骼肌,考虑非典型脑膜瘤(WHOⅡ)
(左侧蝶骨嵴)非典型脑膜瘤(WHOⅡ)
颅内肿瘤的发病率、类型和部位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成人中,转移瘤最为常见,其次为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脑膜起源肿瘤和垂体腺瘤等,而脑膜瘤中则以女性多见(1:2)。
脑膜瘤(meningioma)为最常见的脑膜起源肿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5%~20%左右。其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与硬脑膜相连。肿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罕见于颅外如眶内、鼻窦内或颅骨内。典型部位按发生的频率依次是: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海绵窦等。多单发。
CT:典型,以宽基与颅骨或硬脑膜相连;可有颅骨的增厚、破坏或变薄等脑外肿瘤的征象。
平扫,肿瘤多为略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而低密度和混杂密度者少见。多数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部分(60%)肿瘤有瘤周脑水肿。瘤内钙化占10%~20%。出血、坏死和囊变者少见。增强扫描,常表现为均匀显著强化,边缘锐利。
非典型,占2%~14%,①全瘤以囊性为主;②肿瘤内密度不均,全瘤密度低并不均匀强化;③环形强化;④壁结节;⑤瘤内有高密度出血灶;⑥肿瘤完全钙化;⑦骨化性脑膜瘤;⑧瘤周脑脊液样低密度区;⑨酷似脑内肿瘤;⑩多发性脑膜瘤。
MRI:T1WI多为等信号,T2WI可为高、等信号或低信号。脑周水肿为长T1长T2信号。钙化为无信号,其与肿瘤血管的流空效应不同,后者在偶回波上信号增强。注入Gd-DTPA,肿瘤出现明显强化,其中60%肿瘤邻近脑膜发生鼠尾状强化(脑膜尾征)。侵及颅骨时,颅骨三层结构消失。DTI可判别肿瘤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d/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