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健康扶贫经验全国推广靠啥中省媒体撰

陕西省汉中市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明确扶持谁、怎样扶、由谁扶,下足“苦”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扶持谁?

精准识别确保准确公平

“新农合我知道,有病住院能报销,花钱多了还能报,得了慢病也能报,具体村医都知道”——这样的标语在汉中市的贫困帮扶地区,几乎随处可见,像为贫困人口特制的“定心丸”。尤其是“具体村医都知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有的农村老人一时不能理清政策细节与流程,就都由村卫生计生专干和村医负责甚至“包办”。基层干部不仅需要对政策“心中有底”,更要对“健康扶贫”对象“心中有数”。

“什么样的人应该扶,什么样的人可以扶,把对象搞准,是第一要务。”汉中市卫生计生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杰说。

在崇山峻岭的汉中地区,在被切割的深沟野壑之间,摸清底数的难度很大。“山上山下一声吆喝能听见,若要面对面,需要走上一整天。”汉中市卫生计生局健康扶贫办主任张学钧说。这是汉中秦巴山区自然环境的“常态”。

年5月,镇巴县小洋镇卫生院一个6人组成的健康扶贫小组,前去寻找一户住在山顶上的老人。他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走错八次路,数度与山下失去联系。6个多小时后,他们才来到老人家里,返回镇上时,己经星斗满天。

“那段时间,我们的干部和医护人员也像满天星一样遍布汉中贫困山区。”赵文杰说。

鲁晓梅是佛坪县第二体检组组长,5月3日在西岔河乡古峪沟村开展体检时,因下雨路滑,不慎扭伤了脚。她简单处理伤情后,继续走村入户。到5月10日,她的脚伤严重到走不了路,考虑到还有30多名群众未体检,便让丈夫开车将她送到工作一线。

在炎炎夏日,汉中市、县、镇、村集中组织支医疗队,为近8万农村贫困群众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采取制定标准、体检甄别、对比核查、评估分类“四步筛查”方法,精准识别,因人施治。对体检识别出的3万余名患病人员按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进行分类管理。

怎样扶?

“”政策实现兜底保障

通过健康扶贫,一些在普通人眼里觉得毫无希望的沉疴患者重获“新生”。医院扶贫工作组与汉中医院专家组在健康扶贫入户走访中,发现“双头人”老周。10年前,老周因脑膜瘤做开颅手术,花费近18万元,生活陷入困顿之中;两年前,老周旧疾复发,肿瘤增大。当地卫生计生部门立即启动四级救助,在医院为其实施手术。老周住院21天总花费20多万元,报销比例达85%,个人自付部分由政府统筹给予减免。

老周是三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的受益者。“三免”即免费参加新农合、医院住院免交押金,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出院时只交个人自付部分,乡镇一级免门槛费。“一降”即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元降至元。“四提高”即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市、县两级提高10个百分点;乡镇提高5个百分点;对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不设封顶线,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至人均60元。“一兜底”即建立“4+X”多重保障体系。

在镇巴县杨家河镇卫生院,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躺在洁净的病床上,病情己趋于稳定。半个月前,她还在高山上的家里处于垂危状态。当地卫生计生部门扶贫人员组织人力,用6个多小时,把她从山上抬了下来。医院治疗之后,她被转移到乡镇医疗机构进行康复,医疗费个人几乎“零支付”。基于老人家庭贫困程度,镇巴县健康扶贫办主任周自杰表示,老人康复期间的生活费,将通过爱心基金专项救助的方式给予解决。他说:“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医疗费用是大头’,可是生活费用的‘小头’也不能忽视,否则就会使‘健康扶贫’的效果打折。”

由谁扶?

“保基本”“强基层”成主流“声音”

近年来,汉中市坚持输血、造血并重,扎实加强乡村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建成县托镇的紧密型医共体27个,使97所医院分院,让群众医院的医疗技术、医院的报销政策。镇卫生院医生驻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扶贫层级技术帮扶,县、镇、村三级骨干组成医生团队,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目前,汉中市已建成拥有集体产权、60平方米以上、四室分设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个。市卫生计生局出台招录方案,为11个县(区)的个村卫生室招录乡村医生名。镇巴县、略阳县出台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每年定额选拔本县籍高中毕业生进行村医订单培养项目。全市10个贫困县(区)的11医院,分别与江医院、医院医院等12家医疗单位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开展学科建设、诊疗技术、医疗管理等方面帮带协作。同时,采取“镇帮村、村医定向培养、专家帮扶”等针对性医疗支援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全面提升县、乡、村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村基层基础建设。

“1+1+1+N”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既为基层创新提供了空间,又能最大程度弥补宏观政策与实际需求在“细节”上的差距。“1+1+1+N”就是以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为核心,1医院医生+1名乡镇卫生院医生+1名村医服务N名贫困户患者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同时,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心卡、明白卡等服务方式,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签约服务“到家”。

镇巴县三元镇王家岭37岁的刘明均高位截瘫多年,在他家门口的墙上,张贴着健康扶贫情况一览表。其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岗位牌”特别引人注目,这个由乡村医生、村卫生计生专干、乡镇卫生院医生、乡镇卫生计生干部与县级医疗指导医生组成的团队,一揽子“直接”负责刘明均的健康扶贫相关事宜。这样的团队是镇巴县“健康扶贫”的“标配”组合,除对刘明均的健康承担责任外,还承担其他问题的协调。刘明均提出村里小学撤并后孩子到镇里读书的生活费用问题,乡镇卫生计生办负责人马上告诉他,孩子上学和在校寄宿费用将由政府按照教育扶贫政策全部承担。刘明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让“刘明均”满意,仅仅是健康扶贫的第一步。汉中市有更为远大的追求,如把健康教育促进纳入健康扶贫工作推进议程,力求通过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实现健康扶贫“减存量、控增量”。

西乡县年以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为契机,形成了组织有力、网络健全、载体丰富、氛围浓厚、成效明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在校园角落里,矗立着健康宣传牌;在孩子们自己编辑的健康简报中,集纳了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比如,孩子们对“垃圾食品”就有了初步的认知。

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假以时日,这样的健康教育将遍布汉中城乡。“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健康扶贫的压力相信可以自然减低,减存量、控增量,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赵文杰信心满满地说。(中国人口报)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精选

汉中健康扶贫撵走三只“虎”让健康之光温暖脱贫梦想汉中市健康扶贫工作纪实专题片

用健康托举贫困群众的明天——我市扎实开展健康扶贫侧记

我要投稿

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d/74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