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婆婆今年65岁,生活幸福美满,但自从8年前得了一样“怪病”,她的生活就被搅得一团遭,现在说起来,杨婆婆还是觉得心有余悸。
8年前,杨婆婆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抽搐,呈阵性,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不痛不痒,但就是反复发作,让杨婆婆苦恼不堪。比如杨婆婆和别人聊天时,聊着聊着就“挤眉弄眼”,了解的人自然了解,但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杨婆婆对其有什么看法而产生误会,这一“怪病”严重影响了杨婆婆的生活。杨婆婆的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遂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左侧面肌抽搐症”,从此杨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开始了长达8年的漫漫求医路。
8年来,杨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求诊,口服药物、局部针灸、理疗、局部“肉毒素”注射,每次都怀着希望,但最后还是反复发作不见好转,一次次的打击让杨婆婆和家人有点心灰意冷,就在这时,有好心人给她建议说,你们在网上搜搜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杨婆婆家人在网上搜索才知道面肌抽搐症也就是面肌痉挛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显微血管减压术,并且得医院已经开展多例此类手术,术后效果良好,遂慕名前来就诊。
年3月21日,杨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重庆三博脑科主任孙玉明、外一科副主任刘乐洪对其进行了查体,诊断为“左侧面肌痉挛”。
术前(杨婆婆挤眉弄眼)
3月27日,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后,重庆三博脑科主任孙玉明、外一科副主任刘乐洪在显微镜下为杨婆婆行了左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术中见小脑后下动脉与面神经相伴而行
Teflon棉将小脑后下动脉与面神经垫开
术后3小时(杨婆婆再未抽搐,能做灵活面部表情)
术后,杨婆婆左侧面部再未抽搐,在医生的指导下能做各种灵活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将不日出院,困扰了杨婆婆8年的烦恼终于解除了!
姓名:王忠平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副院长、科主任
个人荣誉:神经外科专家、主任医师、硕士、医院副院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创伤外科专委会委员、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庆分会创伤专委会委员。
专业特长:在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术后处理、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及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脊柱脊髓手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处理脊髓脊柱外伤及椎管内外肿瘤经验丰富,效果优良。同时在骨科、创伤外科、胸外科的手术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姓名:孙玉明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务:重庆三博脑科主任
个人履历:
重庆三博脑科主任,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外科硕士,副主任医师。
年-年: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英语医学班,获学士学位。
年-年: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外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年-至今,于首都医院工作,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学术研究:在石祥恩教授带领指导下积极从事脑血管病(烟雾病、动脉瘤、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等)、颅内肿瘤(鞍区肿瘤、胶质瘤等)等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编译2部神经外科专著。担任全国显微神经外科学习班带教工作。承担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烟雾病的外科治疗》。
专业特长:脑血管病、鞍区肿瘤、后颈窝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姓名:刘乐洪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务:外一科副主任
行业任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颅脑创伤委员会委员。
工作经历: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0余年,于年在医院创伤外科进修学习,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全国颅脑创伤委员刘佰运教授,医院脑血管中心石祥恩教授团队及脊髓脊柱中心范涛教授团队进修学习。
专业特长:
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切除、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烟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切除,脑膜瘤切除,垂体瘤切除等。
脊柱、脊髓:脊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
技术品质服务
高端技术服务普通大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d/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