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朋友屡屡提起他在快餐厅的一次经历。
那天,他旁边坐着一位老伯。老伯吃完饭,准备拿着账单去付钱,可突然发现找不着钱,全身摸了遍,口袋一个个掏出来也没找着,不由得焦虑不安。
餐厅老板见状走过来:“大伯,怎么了?”
老伯不知所措地说:“我兜里的50元……丢了。”
老板听完,故作惊讶,“咦”的一声说:“刚才有一位客人捡到50元存放在我这边,是您掉的吧,这还给你。”
然后老板施施然地从钱包里抽出一张50元给了老伯。
可事实上,那张50元完全是老板自己荷包里的钱。
朋友一直感慨这事,一直夸老板做得好。
我却不以为意地说:“不就50元的事情,如果我是老板,我还直接免了他这一顿饭钱了。”
朋友摇着头说:重要的不是那50元,那一顿饭钱,而是这位老板懂得给人家留下体面,懂得照顾人家的感受。
等到年纪渐长,阅历增加,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触。
所谓的给人留体面,不让人难堪:对于个人来说,可以称得上顶级修养;对于人际交往,也是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分寸。
常听老辈一句话,“说话别拿过来就说,先掂量掂量着。”
所谓说话讲究,从礼仪和美学角度讲,便是说话要有艺术,而这种说话艺术最直接的特征,就是讲究分寸。
“非礼勿言”,说话的分寸意味着说话要注意礼节与礼貌。朋友之间的交流或玩笑,也要把握话题的分寸。
“别看她现在这么大方,以前害羞得跟鹌鹑一样。”
“每次考试她都喜欢临时抱佛脚,低分踏过及格线。”
“幸好现在她会化妆了,以前满脸痘痘都不遮一下。”
朋友之间因为无心的玩笑而逐渐疏远的事例并不少见,有的人说,“不就是开开玩笑嘛”,但只有被伤害了才知道,这个漫不经心的玩笑,恰恰击中了对方的痛处。
每个人都有一段不愿记起的过去。被人当众揭开伤疤,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
有一句话说得好,“对方觉得好笑的,才叫做玩笑;觉得不好笑的,是没礼貌。”
因为这不仅是揭露了人的隐私,更辜负了对方的信任,当这份信任耗光的时候,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人们都想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而真正的亲密不是口无遮拦,而是相互尊重。
《弟子规》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让人处于舒服的位置上,自己也才能赢得他人的亲近。
小说《杀死一只反舌鸟》中有一章节。
一次,阿蒂克斯他们家邀请家境贫困的同学来家中吃饭,这位同学吃饭的方式很奇怪,他几乎将一升糖浆倒在食物上,小女孩皱着眉不解地问他在做什么。
女佣人将女孩带到厨房说:“他是你的客人,就算他要吃桌布,你也不能说什么。”
我很欣赏这位女佣的为人处事的态度。
有时,适当的“闭嘴”和帮别人“藏拙”的善意,远比大张旗鼓的帮助来得更加妥善。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一句恶语,会毁掉一个人;一个善意的举动,也会救赎他人于黑暗中。
记得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教师邰慧得了脑膜瘤,因为开颅手术,邰慧剃了头发。
她返校前买了几项假发,既怕吓着孩子们,更重要的是,不想让大家看到自己剃光头的难堪样子。
但同学们却体察到了老师的心思,几天后,一个个男生都跟着剃了光头,他们说:“邰老师,您不用戴假发也可以,我陪您一起长头发。”
孩子们的细心和体贴打动了邰慧,也让邰慧更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瑕疵”,她感动地说:我认为三尺讲台,对每个老师来说,是世界上最广阔的舞台,是他们能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让人难堪,于自己而言,不过是一句话一个行为,但对于当事者而言,却可以耿耿于怀许久。
关于人际交往,有人总结出交际处事的九条原则。其中一条就是:任何时候,记得给对方留面子。
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那份同理心和界限感。与其为博得他人喜欢而花言巧语,不如设身处地,顾及他人感受;与其为拉近乎而乱开玩笑,不如谨言慎行,不置别人于难堪的境地。
若是和这样的人交为知己,就像四月春风吹拂,舒适却不猛烈;像寒冬暖阳,温暖却不扎眼。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拥有这样一份顶级的修养,给对方几分善意,给对方留有余地。主播:韩枫
来自牡丹花城古都洛阳,电台主持人
媒体签约主播,幸福来自有梦可寻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十点读书(ID:duhaoshu)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y/1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