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对称性生长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FMMs)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其中90%位于脑干腹侧或腹外侧。其起病隐匿,自然病程多较长。因为部位深在且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复杂,使很多颅底神经外科医生望而却步。

来自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Konar博士等近期分享了英文文献中第一例对称性生长的FMM,发表于近期的WorldNeurosurgery。

病例特点

女性,59岁,摩托车祸后持续性左颈项疼痛强直起病。无疼痛放散,无运动障碍,无排便排尿受累,无步态改变。查体除项强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颈部MRI(图1)可见枕骨大孔前方一占位性病变,其上方和下方硬膜呈尾状强化。病变包绕右侧椎动脉且与左侧椎动脉紧邻。增强CT可见占位强化伴钙化。

图1.术前影像学资料A:增强CT(轴位)见枕骨大孔区孤立性强化占位;B:增强MRI(轴位)见一双叶占位,包绕双侧椎动脉;C:MRI(T2WI,矢状位)见一等信号占位,累及双侧椎动脉

手术发现

经右侧远外侧入路行占位切除,术中磨除枕髁。然而在切除占位中线部分时见左侧亦有一占位,与右侧占位不在同一硬膜附着点(图2)。因占位与左侧椎动脉紧邻,术中采取分块切除。鉴于术中所见,复习术前MRI可见两个呈镜像关系的占位,两占位在中线部位有明确分界(图3A、B)。病理回示脑膜上皮型脑膜瘤(图3C)。

图2.术中所见:A.右侧肿瘤压迫神经根;B:肿瘤切除后神经根松弛;C:左侧肿瘤(包膜尚未切开);LCN:后组颅神经,SC:脊髓,C:左侧肿瘤

图3.A:复习术前MRI可见两肿瘤呈镜像关系;B:术后影像显示右侧脑膜瘤彻底切除,左侧部分残留;C:病理符合脑膜上皮型脑膜瘤

治疗策略

George等根据肿瘤部位,分别从前、侧和后方入路切除FMMs。其中腹侧和腹外侧型是FMMs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除肿瘤部位外,肿瘤与椎动脉和硬膜的关系也是重要的术前考量因素。伴或不伴枕髁磨除的远外侧入路是枕骨大孔区占位的经典入路。此入路可暴露椎管腹侧上部、枕骨大孔前部、斜坡中下部和颈静脉孔。

γ刀放射治疗也是FMMs的一种治疗选择。根据目前仅有的三项放疗报道,34个FMMS患者中,有12人放疗后肿瘤缩小,19人肿瘤不再生长。

虽然全切肿瘤是手术的终极目标,然而当肿瘤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粘连严重时,残存部分肿瘤组织不失为明智之举。术后可辅以γ刀放射治疗。

编辑:程培训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认证医师专属权利,还能获得价值99元的用药助手激活码一枚。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y/1839.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