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颅底肿瘤影像概述影像

颅底肿瘤影像概述

颅底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于术前评价肿瘤的解剖位置和累及范围有重要意义。随着颅底外科技术的成熟和进步,肿瘤的精确位置和确切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结构和脑神经的关系,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成功切除肿瘤、保护重要神经结构功能等尤为重要。我们在研究颅底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的同时,探讨不同性质、不同区域颅底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其侵犯邻近结构或区域的主要途径和解剖学基础,以便对颅底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有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我们亦探讨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评估手术风险、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定位、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实际意义。

一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意义

(一)CT扫描的应用价值

主要用于评价骨性结构、孔、裂、管(颈动脉管)及钙化。也可用于评价副鼻窦、鼻腔、咽部、浸润性眶内肿瘤及累及颞骨的病变或颞骨内结构。一般采用3-5mm的冠状位或轴位薄层扫描,包括骨窗位和软组织位。

1内听道2耳蜗3迷路图4-2-1颅底骨窗位CT示内听道扩大、鞍底破坏

CT扫描的缺陷或不足:1不能充分显示颅内结构特征,如硬脑膜、软脑膜和脑组织;2无矢状位成像(用以描述蝶鞍、斜坡、枕骨大孔、筛板、鼻咽等的结构特征);3肿瘤往往与肌肉等密度,并且一些高蛋白成分也与肌肉组织等密度,因而不易与肿瘤区分。

(二)MRI的诊断价值

MRI是评价颅底病变的重要技术进步,可以清晰的显示颅内结构的特征,注入造影剂后更能较确切地描述病变的性质。通过T1像、T2像、增强像、脂肪抑制像、血管成像,矢、冠、轴三维扫描等可以很好地将病变与周围结构区分,并可初步定性。对于判定垂体柄、垂体组织、视通路、海绵窦内病变、内听道内肿瘤等尤有价值。

图4-2-2正常MRI影像显示颅底重要结构

(三)DSA的诊断价值

1明确肿瘤供血来源,进一步定性;2必要时同时行栓塞治疗;3对于侵犯颅底颈内动脉、椎动脉、重要静脉窦或引流静脉的肿瘤,用以评价动脉或引流静脉的侧支循环。

图4-2-3正常脑血管DSA

图4-2-4左侧蝶骨嵴脑膜瘤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前\后DSA

二颅底肿瘤的生长方式和侵犯途径

每一种组织学上的变化都会产生特定范围内的生物学行为,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从病变的起源(组织学特点)、生物学行为(生长方式)、临床特点入手,推断肿瘤的性质更为确切、更有意义。术前对肿瘤侵犯范围、性质、累及结构的充分评估,是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的关键。

最常见的颅底肿瘤扩散方式是通过破坏、侵蚀颅底骨质;最简捷的侵犯途径是通过颅底骨孔或薄骨板;侵蚀性较强的肿瘤可直接破坏邻近骨质,如脊索(肉)瘤、副神经节瘤等。

图4-3-1眶尖是颅底肿瘤侵犯的简捷通道

图4-3-2Meckel’s腔和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分支

图4-3-3岩骨段颈内动脉的行程及颈内动脉周围的膜性结构

图4-3-4副神经节瘤向颅内及颞骨的侵犯途径

通知:本







































长沙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3676.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