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虎,男,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七年制,导师为师蔚教授。毕业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年至年于首都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国内知名专家于春江教授。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患者女性,32岁,因“发作性头痛15年”入院。头痛位于头顶部,呈钝痛、非搏动性。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近1月较前症状加重。查体阴性。
磁共振显示右额叶脑萎缩表现,T2显示右额叶可见一条粗大的引流静脉。
右额叶怀疑有软化灶,追问病史,患者明确否认头部外伤史。
住院后行DSA检查。
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右额叶动脉期、毛细血管期未见明显异常。
静脉期显示右额顶叶无明显静脉引流。
静脉窦期显示粗大的引流静脉汇入上矢状窦。
右颈内侧位,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未见明显异常。
静脉窦期显示右额叶粗大引流静脉,由数条脑小静脉汇聚而成,呈“水母头样”,引流向上矢状窦后部。
右颈外造影排除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异常。双侧椎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图片略)。
行强化MRI检查。
上一排是平扫矢状T1,下一排是强化矢状T1,可以看到强化后直观地显示出静脉畸形对脑内静脉的引流情况。而平扫由于静脉流空就无法区分引流静脉。
Bravo成像显示得非常清楚。
这是SWI(磁敏感)序列,可以看到,对脑内静脉血管显示也非常清晰,只是没有Bravo序列对比明显。
而且,结合T1、T2、Bravo和SWI,可以看到静脉畸形外侧有一个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呈等信号,T2呈低信号,Bravo上有强化,显示网格样结构。其有少量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仅在对出血最敏感的SWI上可以看到,而在T1和T2看不到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环。
这是文献中静脉畸形伴发的海绵状血管瘤。
这个患者在造影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左侧横窦内侧半不显影。图中分别是右颈内、左颈总、左椎造影的静脉窦期。
强化MRV也证实左侧横窦内侧半不显影。
那么静脉窦是先天发育不良,还是血栓形成?
这次还是Bravo成像显示得最清楚,显示左侧横窦内侧半属于发育不良,局部被枕叶占据,没有横窦内血栓形成。
而同样位置的T1、T2、强化T1都做不到同时清楚地显示静脉窦和脑组织。
眼底检查也显示没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所以不是由于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压升高引起的头痛。
文献复习1.静脉畸形(Venousangiomas)指异常但是有功能的、位于脑实质内的静脉通道。所以又叫做发育性静脉畸形(developmentvenousanomalies)。后者似乎更能反映病灶的本质,但Mesh主题词表中目前仍采用前者。静脉畸形一般位于或靠近皮层/室管膜,引流浅表静脉和深部静脉。
2.其在DSA上的典型表现是仅仅在血管造影的静脉期、静脉窦期可以看到,而在动脉期或毛细血管期,由于其没有早期静脉引流而不显影,这点与AVM或动静脉瘘不同。静脉畸形可以伴有脑实质的异常,包括脑组织局部萎缩或相邻白质病变。13-18%的静脉畸形伴有海绵状血管瘤。
3.其与出血、癫痫或头痛的关系都不是很明确。
4.静脉畸形是良性病程,没有必要进行手术切除,反而可能由于手术破坏静脉回流,出现严重后果。相关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能需要手术来阻止反复的出血或癫痫。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静脉畸形。
该病例总结1.注意MRI上粗大引流静脉可能说明存在血管畸形。
2.DSA中要观察全周期,包括静脉窦期。
3.MRI片要全面观察各个成像结果,如首次就诊时粗大的引流静脉只在T2相明显,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仅在SWI序列上能显示。
4.强化MRI的T1和Bravo序列在同时显示静脉和脑组织情况时有优势,如用于诊断静脉畸形和静脉窦血栓。
5.DSA是显示脑血流的金标准,但是仅仅血流的信息是不够的,形成完整的诊断还需要了解血管壁的信息、邻近脑组织的信息。
完整的、详尽的评估是正确诊断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
我知道事情真相了!
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