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双胞胎病例病理结果及讨论

病理结果:

浆细胞瘤

转移瘤(肝癌)

病例1特点:

1.老年女性,右颞部肿块2月;2.病变累及右蝶骨大翼、颞窝、颅中窝、眼眶;3.无钙化及骨化;4.边缘清晰;5.无骨膜反应;6.T1、T2等信号,信号均匀;7.增强呈中等强化,较均匀

病例2特点:

1.老年男性;2.病变累及范围几乎同病例1;3.T1多发斑片状高信号,出血?T2多发流空血管;3.DWI呈高信号;4.增强呈延时不均匀增强

鉴别诊断:

一、脑膜瘤:

1.分为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状细胞

2.颅外脑膜瘤是指发生于没有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的脑膜瘤,罕见

3.发生与蛛网膜组织异位有关

4.好发于头皮、眼眶、鼻窦、鼻腔、中耳、颅骨、腮腺、颈部、三叉神经半月结、硬脑膜外层

5.绝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

CT:大多数呈均一略高密度,常有点状、星状钙化,坏死、囊变少见,邻近骨质受压变薄、增生硬化或骨质破坏,增强检查呈中等或显著均匀强化

MRI:T1多呈等信号,少数稍低信号,T2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明显均匀强化

二、骨转移瘤:

可由肿瘤直接侵犯,也可由远处肿瘤血行转移而来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常见,转移瘤具有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溶骨性、成骨性、混合型

多发常见,单发较少见

临床特点:年龄较大,发病较急,一般有原发肿瘤病史

CT:可发现早期病变,优势在于能发现轻微的骨质破坏和缺损,以及破坏的类型,增强可见强化

MRI:敏感性高,难以显示骨小梁,对骨骼显示不如CT

三、骨淋巴瘤

1.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2.继发者较少见,原发者罕见

3.发病年龄10-80岁,高峰年龄45-75岁

4.好发于长骨、脊椎、骨盆、肋骨

5.颅骨少见,Burkitt淋巴瘤易累及面骨

6.主要症状为发热、疼痛和肿胀

CT:穿凿样、虫蚀样骨质破坏,或溶骨性骨质破坏,部分呈象牙样改变;破坏区边缘可有硬化;骨膜反应少见;伴或不伴软组织肿块

MRI:T1低、等信号,T2稍高信号,DWI多呈稍高、高信号;增强中等均匀强化,边缘不整

四、软骨肉瘤

1.常见的恶性结缔组织肿瘤

2.发病高峰在3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少见

3.好发于扁骨、肢带骨和长骨的近段

4.发生于颅骨者少见,常见于颞骨岩部、枕骨斜坡、蝶骨

5.大多为低度恶性,病程一般较长

6.症状主要为疼痛、软组织肿块

7.转移不常见

CT: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钙化、骨化;肿瘤分化好者,软骨基质钙化多,密度高,相反则钙化少,边缘模糊

MRI:T1等、低信号,恶性程度高者更低;T2恶性程度低者因含透明软骨而成高信号,高恶者信号强度不均

五、浆细胞瘤

1.起源于骨髓组织的浆细胞,少数于髓外

2.占骨髓瘤的4-5%

3.好发于含红骨髓的骨骼,扁平骨多见

4.40岁以上者常见,少数可为年轻患者

5.疼痛、肿块,可出现颅神经瘫痪

6.75%浆细胞瘤2-4年发展为MM

7.对放疗敏感,中位生存期7.5-12年

CT:局限性骨质破坏,无钙化及骨化;边缘清晰锐利,无硬化边;无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常见;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

MRI: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T2压脂显著高信号

骨核素扫描90%阴性

小结:

第1例以眶骨为中心生长,信号与脑膜瘤相仿,但骨质破坏过于明显,不符合;信号均匀同淋巴瘤,但是淋巴瘤骨质多为浸润性改变,且DWI多为高信号,不符合;转移瘤DWI多为稍高、高信号,不符合。

第2例与第1例部位、范围相仿,但DWI呈高信号,且有出血、流空血管,按照常规思路老年患者此部位转移瘤多见,读片病例可能隐瞒了病史加大难度,回顾分析此转移瘤符合肝癌的富血供、易出血表现,只是头颈部的转移较脑转移更少见。其余原发肿瘤一般无出血、流空血管。









































白癜风能治吗
白癜风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4949.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