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影像诊断要点

来源:影像时间

作者:甘信涛

听神经瘤一般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占颅内肿瘤的10%,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为单发病,少数为双侧发病。后者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常合并多种先天性畸形和其他颅内病变。临床与病理

听神经瘤绝大多数为神经鞘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肿瘤长大可退变或脂肪变,偶有肿瘤出血。肿瘤周围可并有蛛网膜粘连或囊肿。可有内耳道扩大。临床主要表现为桥小脑角综合症,即病侧听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以及小脑症状。肿瘤压迫第四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形成颅高压。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肿瘤CT平扫多为均匀的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亦有部分肿瘤呈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大多肿块出现强化,表现多样,可为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病灶中心多位于内听道平面,文献报告有70%~90%可显示内听道扩大,为漏斗状,有时伴有骨质破坏。肿瘤与岩骨关系密切,病灶与岩骨接触面积小,形成锐角征。对于肿瘤直径1.5cm的病灶,CT较难以发现内听道的明显扩大,但较对侧2mm较有诊断意义。

MRI表现:

肿瘤主体在桥小脑角区,以内听道口为中心生长,可见内听道扩大,听神经增粗为特征,肿瘤形态大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这与肿瘤大多数有包膜有关,包膜在T1WI与T2WI均为低信号。

肿瘤一般呈实性,囊实性和囊性三种,实性肿瘤,Tl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囊实性肿瘤T1WI呈低及稍低信号,T2WI呈高及稍高信号,囊性则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部分肿瘤呈不规则形,瘤体较大时,可压迫邻近结构,使脑干、小脑受压,造成第四脑室受压变形。

鉴别诊断

脑膜瘤、蛛网膜囊肿、胆脂瘤、三叉神经瘤

病例学习

Case1

图1右侧桥小脑角区见囊实性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及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轻度强化,邻近脑组织及四脑室受压。

Case2

图2左侧桥小脑角区见囊实性异常信号,T1WI呈等及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及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左侧听神经增粗,邻近脑组织及四脑室受压。

Case3

图3右侧桥小脑角区见囊实性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囊壁呈轻度强化,囊腔未见强化,右侧听神经增粗,邻近脑组织及四脑室受压。

相关内容汇总

80篇RG精选大放送病例分系统汇总年影像科研进展相关文章汇总心血管影像专题汇总神经系统影像专题汇总腹盆部影像专题汇总骨肌影像专题汇总医学影像人资料库使用手册医学影像人的前世、今生、未来!年放射学领域SCI杂志影响因子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殿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6867.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