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Riesling
来源:肿瘤资讯
年4月8日,首届全国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暨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办,医院承办,会议聚集了国内肿瘤免疫基础和临床多领域的专家,探讨研究热点,展望研究方向。本次会议同时宣布了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由王宝成教授担任现任主任委员,张力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以下带来首届全国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的详细报道。
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成立
近年免疫治疗捷报频传,已在多个瘤种中取得进展,成为与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并肩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本次会议邀请了肿瘤免疫基础和临床多领域的专家带来精彩报告。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和方向
曹雪涛院士
曹院士高屋建瓴的介绍了当代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并从以下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免疫治疗的基础理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基于个体肿瘤基因组学的免疫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2.基于肿瘤抗原的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设计与应用
3.基于疗效标志物的选择性免疫肿瘤治疗设计与应用
4.基于逆转免疫抑制分子的肿瘤靶向性免疫治疗
5.基于阻断肿瘤转移关键细胞与重要分子的肿瘤免疫治疗
放射免疫治疗新实践
于金明院士
于院士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免疫治疗联合放疗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精准医学时代如何实践精准放疗。同时,还分享了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免疫标志物探寻遇到的挑战:如时空异质性,PD-L1表达水平临界值选择的异质性,微环境对标志物的影响等。
肝癌免疫治疗
秦叔逵教授
秦教授详细介绍了目前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计划开展的临床研究,总结如下:HCC具有免疫原性,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一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治疗HCC的重要策略。目前Nivolumab单药物治疗晚期HCC显示出良好的潜力,ORR为18.3%,mOS长达13.2m。免疫相关标志物尚不明确,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免疫联合研究正在开展,值得期待。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
李进教授
会上,李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免疫治疗作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肠癌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免疫治疗适应人群的筛选;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疗效评价体系;免疫治疗的时机;免疫联合的最佳手段和可能的耐药机制。
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
叶定伟教授
免疫治疗在肾癌的研究进展汇总:CheckMate研究证实Nivolumba单药作为晚期RCC二线以上治疗,生存期和ORR均显著优于依维莫司;免疫联合方案在一线治疗初显成效。
免疫治疗在尿路上皮癌(mUC)的研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成为经治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新标准治疗,PD-1/PD-L1单药作为mUC一治疗的ORR为20%左右,有待进一步提高。
肺癌免疫治疗
张力教授
张力教授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介绍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重点:
第一,优化用药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值得一提的是,全球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目前已经在中国开展。
第二,探索优势人群:如何筛选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目前的预测标志物研究主要聚焦在PL-L1表达状态和肿瘤突变负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