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月获助元,资助期限视受助对象学业情况而定
一位80后的阳江籍企业家,从今年9月起,决定通过市红十字会,长期资助我市4名贫困学子上学,每名学子每月将获助元,资助期限将视受助对象学业情况而定。因为这位爱心企业家不愿透露名字,我们只知道他姓黄,是阳江籍人士,年出生,现在阳江经营一家公司。受黄先生委托,记者与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一起,上门对4名受助对象(文内隐去受助对象的全名)的情况进行核实。
1、10岁孤儿受父亲女友照顾
当同龄人还呆在父母的“羽翼”下无忧无虑享受快乐童年时,阳春市岗美镇那排村10岁的小驿却承受了父母离异、父亲和哥哥先后患尿毒症去世的痛苦。虽然小驿遭遇了这么多不幸,但幸运的是他父亲生前的女友阿玲对他们一家不离不弃,除了一手带大小驿,还曾悉心照顾小驿的父兄。正因如此,小驿平常也称阿玲为“妈妈”。
近日,记者来到小驿的家,一间不大的平房虽然破旧,但是屋内收拾得干干净净。小驿安静地坐在房内的沙发上看着一本故事书,初次见到记者,他显得有些腼腆。“幸好有阿玲,要不然这家不知成什么样子。”小驿的姑姑说。等待片刻后,外出的阿玲归来。见到阿玲,小驿顿时变得开朗许多。
阿玲告诉记者,她与小驿父亲阿勇在东莞相识,年,阿勇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一直都是她细心照顾。因与妻子感情不和,阿勇早年已离婚。但不幸的是阿勇的大儿子于年也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家庭举步维艰,在亲戚朋友和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下,医院治疗,而阿玲一直尽心照顾父子俩。但因病重,阿勇和大儿子先后去世,留下年幼的小驿。
安葬父子俩后,还未结婚的阿玲没有放弃小驿,而是将其视为己出。“我今年才29岁,一直没有结婚,小驿是我一手带大的,我实在不忍心不管他。”阿玲说。因为小驿要读书,家里一贫如洗,阿玲为照顾他,只能在镇上找工作,但是由于要加晚班,无法顾及到小驿,最后不得不放弃。
在聊天期间,小驿跟阿玲耳边轻语,阿玲微笑点点头,小驿便抱出一盆自家做的叶贴放在记者面前。“给你伯父去送一点。”阿玲说,小驿拿出塑料袋装了一些叶贴,便出门了。“小驿很懂事,很听我的话,我再苦再累,也得供他读书。”阿玲说,男友阿勇生前很重视对小驿的教育,希望他将来用知识来改变自身命运。
2、16岁女孩靠好心人帮扶读书
在江城区岗列街道的一栋平房里,住着这样一家人——爸爸陈建逢眼睛视线模糊,腿因车祸落下疾病,无法外出做工,妈妈陈刘珍患有精神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女儿小陈今年16岁,就读于阳江卫校。作为一家人的希望,陈建逢希望女儿用读书改变命运,长大成才。但是一家人仅靠低保金和残疾人津贴为生,女儿读书的生活费用令一家人一筹莫展。
近日,记者联系上小陈。她告诉记者,她的妈妈有时一发病就狂叫,且口吐白沫,需要人时时照看。平时她在学校读书无暇顾及,妈妈只能由爸爸照看,妈妈没有发病时,可以外出拾荒换一些钱。爸爸原本卖自制的扫把,有时一天可挣得几十元。但今年以来,爸爸的视力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已无法自制扫把,因医院治疗。“原本的泥砖房很破烂,都快倒塌了,最后在残联的帮助下,我们才住进了新平房。”小陈说。
在假期里,懂事的小陈会到餐馆打散工,虽然挣钱不多,但可以攒下一些生活费。小陈初中毕业后想外出打工,但是父母和亲戚希望她能继续学业,再三考虑之下,她在阳江卫校继续学业,学护理,一来她想当名护士,回报社会,二来,她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虽然学费全免,但是小陈的生活费还是令人发愁。
得知爱心企业家将长期资助她,小陈非常高兴。“我花钱不多,元完全足够生活费了。如果没有这位好心企业家的帮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小陈说,她以后会更加努力读书,将来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3、17岁少女照顾重病哥哥
父母先后去世,哥哥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家房屋破旧不堪,如今寄住在叔叔家。在旁人眼中,也许生活的困苦应该留在脸上,但海陵岛试验区闸坡镇石井村17岁的小婷却依旧十分坚强,乐观开朗。与记者聊天过程中,小婷温声细语,对于一家人的遭遇,她并没有抱怨。对每一个帮助过她家的人,她心怀感恩。
据小婷说,患有多年肺结核的父亲原本是建筑工人,每月工资约元,母亲精神有些失常,需吃药才能控制病情。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没过多久也离世,只剩下小婷和哥哥。
因哥哥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治疗,并于年去广州治病,为了相互照顾,小婷便去广州读书。哥哥在一家网吧打工,月薪约元,每个月的药费就需多元,兄妹俩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多亏我哥哥同学的爸爸,我们每次需要钱时,那位叔叔总向我们伸出援手。”小婷说。
在广州生活了两年,考虑到广州生活费用高,小婷在阳江一位老师的帮助下,回到阳东一中就读,哥哥则继续留在广州,边打工边治病。阳东一中的学校领导得知小婷不幸遭遇后,决定免去她的学费,并每个月向其发放元的生活费。“很感谢学校和老师帮我解决了读书费用这个大难题。”小婷感激地说。
因闸坡老家的泥砖房破烂不堪,无法住人,目前小婷周末到叔叔家,放长假时就去广州照顾哥哥。“我现在一是希望哥哥的病早点治好,二是要努力读书,学有所成。”小婷说。
4、先心病女孩悉心照料瘫痪母亲
家住阳东县合山镇河步街的小梅,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挫折:自己的先天性心脏病还没治好,妈妈又因患脑膜瘤瘫痪在床,家里还有年过八旬的奶奶,做建筑工的爸爸因要照顾瘫痪的妈妈和读书的弟弟,被迫呆在家里,无法外出打工,全家人的生活仅靠微薄的低保金勉强维持。
记者前不久来到小梅家,只见她家早年建的房子,至今都没有粉刷装修,连里面的房门都没有门板,只是用布帘简单遮挡一下。房间虽然简陋,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女儿现在合山读高二,很懂事也很爱干净,每次放学回来都要帮忙做很多家务,并悉心照顾她瘫痪在床的妈妈。”小梅的爸爸杨杏记说。
今年春节前夕,小梅的妈妈诊断出患有脑膜瘤,家里倾尽所有为她治病,总共花去治疗费10多万元,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亲朋好友举债6万多元。但是,小梅的妈妈还是没能好转,瘫痪在床,除了能吃一些流食外,全身几乎没法动弹,也没法说话。
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梅,今年8月在市红十字会和省爱心组织的帮助下,免费进行了先心病手术,目前身体恢复比较好。杨杏记告诉记者,在学习之余,小梅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总是悉心照顾妈妈,经常帮妈妈擦洗身子,喂妈妈喝粥。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会煮饭,做一些家务。现在我一有空就会给妈妈喂水、按摩,平时用搅拌机把食物打碎了喂给妈妈吃。”中午刚放学回来的小梅,一边帮妈妈按摩一边说,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房间看望妈妈。
“只要她妈妈在世一天,我们就尽最大努力去照顾一天,五年、十年、几十年都没关系,这是我的责任。”说起妻子的病,杨杏记数度落泪。他说,现在已不指望妻子能好起来,只希望能带好女儿和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希望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爱心企业家心声:黄先生表示他虽然是80后,但经历了很多事情,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帮助多一些有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因贫困难以上学的孩子,尽可能在他们读书期间给予适当帮助。据悉,从今年9月起,黄先生将每月汇款元到市红十字会的捐赠账户,再通过市红十字会分别转账给受助学生,每名学生每月将获助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