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动态
秒识别常见肿瘤!NatureMedicine发布新型脑瘤AI诊断系统,可在术中准确实时诊断脑肿瘤
当地时间1月6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期刊在线发表了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最新AI病理研究成果:一款在大脑手术中诊断常见脑肿瘤的AI系统。该方法将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与AI算法相结合,可以对脑肿瘤进行准确、实时地术中快速诊断,诊断时间缩短至秒。研究人员将该方法与当前病理分析手段的准确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AI的诊断方法准确率可达94.6%,而病理医生的分析结果准确率为93.9%,两者诊断能力相当。
在本篇NatureMedicine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SRH检查了人体组织中的肿瘤浸润,从而揭示了标准组织学图像中通常看不到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了构建研究中使用的AI系统,研究人员用来自位患者的超过万份样本训练了AI模型,涵盖脑肿瘤中常见的13种组织学类别,包括恶性神经胶质瘤、淋巴瘤、转移性肿瘤和脑膜瘤等。通过将该模型与SRH技术相结合,研究人员成功开发了新一代脑瘤术中快速诊断系统。
为了验证这一系统,研究人员在前瞻性临床试验中招募了例接受脑肿瘤切除或癫痫手术的患者,并对脑肿瘤标本进行了活检。标本被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或实验组,分别由病理学家进行分析,或利用新型AI系统进行诊断预测,整个过程均在术中进行。在不到两分半钟的时间内,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和分析显微图像,外科医生就能收到预测的脑肿瘤诊断结果,同时该系统的诊断结果和病理医生一样准确,大大提高肿瘤诊断速度和效率。
据此,作者认为这一模型可为外科医生提供近实时的专家级诊断信息,为更安全、更精确的癌症手术开辟一条新路径。(测序中国)
微流控人工角膜模型助力研究眼睛损伤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生物工程师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合作者能够创建角膜组织模型,并利用它们来研究受损眼睛是如何愈合的。
角膜基质细胞的功能就是帮助受伤的眼睛愈合。角膜由线状胶原纤维组成,呈十字形排列,引导角膜细胞到达损伤部位。然而,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自然愈合过程有时会失败,导致疤痕或失明。
为了建立角膜组织模型来研究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使用了微流控设备。将I型胶原注射到微流控装置的通道中,它通过通道聚合成与人类头发直径相同的线条。纤维沉积在玻璃盖片上,形成排列整齐的胶原纤维,与角膜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相似。
研究人员研究了角膜基质细胞如何与不同的胶原纤维结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将正常的兔子角膜细胞置于高密度排列的胶原纤维上,往往会与胶原纤维一起伸展。然而,当细胞在低密度胶原纤维上培养时,它们没有表现出择优取向。
未来利用这一模型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开发用于减少角膜瘢痕形成的疗法或开发组织替代物。
达拉斯大学生物工程教授DavidSchmidtke博士说:“角质形成细胞如何修复组织,以及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留下疤痕组织,目前还不太清楚,”达拉斯大学生物工程学教授大卫·施密特克博士(Dr.DavidSchmidtke)说。“我们想出了一种模拟损伤模型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观察细胞在有伤口时是如何反应的。”(微流控)
科学家鉴别出特殊白血病干细胞有望开发出新型靶向性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targ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Josep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试验,其能通过检测成髓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的活性来帮助识别白血病干细胞的存在。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先进的细胞学方法来在几分钟内分析不同细胞的多种功能性特征,随后他们鉴别出了一类特殊的患者,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能表达出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另外一组患者体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较低,这两组患者均会对化疗产生不同的反应,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较高的患者对疗法反应最差,而且存活时间也最短;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不同不同的细胞遗传学分子和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与确定患者预后因素的风险之间并无显著的关联性。
最后研究者JordiPetriz说道,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方法来改善对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的判断和评估,同时也能够帮助评估患者疾病复发和疾病的持续时间,研究人员希望后期还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开发出更多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新型潜在疗法。(细胞)
政策
法规
医保局获高层肯定,第二批谈判即将公布,大批销售团队直接淘汰
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座谈会。据其指示,大力推进国家带量采购,促进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科学调整医保目录,打击欺诈骗保等,将是国家医保局接下来的任务重点。
按照副总理要求,国家医保局须加快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织密织牢全民医疗保障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保障政策,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让广大群众有获得感;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推动改革攻坚,平稳有序出台改革举措,确保改革有力有效推进。
具体包括五项任务: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做好医保扶贫工作,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坚持“零容忍”,健全法律和制度,完善飞行检查办法,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打破各种利益藩篱,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扩大采购品种范围,并以此带动“三医联动”改革。
科学调整医保目录,逐步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范围。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医保干部队伍。
根据上述指示,可以预见,年,国家带量采购推进速度将更快,以省级药采平台为主导的集中带量采购也将进入常态化阶段。
同时,在把有限的医保基金用到刀刃上的指导思想下,医保目录调整,打击骗保,临床控费、重点监控等促进合理用药政策力度也将持续加强。在此基础上,整个医药行业将实现颠覆。
按照国家医保局此前公布的计划,下周(1月17日)第二轮国家带量采购将开标,结合各省级平台愈演愈烈的非中选药不降价就撤网,越来越多药品、企业将遭遇价格、营收的打击。(独角兽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