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第七届世界颅底外科大会成功召开

第七届世界颅底外科大会于年6月14日-17在日本大阪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议由大阪市立大学神经外科Ohata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吸引超过人参会。此次会议,同时也是第28届日本颅底外科协会年会及第10届世界脑膜瘤协会及静脉系统会议。

世界颅底外科协会成立于年,每4年举办一届会议,本届会议是首次在亚洲举办。大会以“面向未来,协同创新”为主题,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科以及放射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达到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学术争鸣的效果。

一、会议主要议程

6月14日为注册报到日,当晚召开了世界颅底外科协会联席会议,邀请世界各国及地区主要颅底外科协会组织代表参会。张力伟教授和鲍圣德教授代表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协作组受邀参会,介绍了中国在颅底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多学科协作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6月15日大会正式开幕,早上7点30分进行了简短的开幕式,日本颅底外科代表人物Kawase教授、世界颅底外科协会主席Gleeson教授、候任主席Misra教授以及本届大会主席Ohata教授出席了开幕式。Kawase教授通过展示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资料,回顾了世界颅底外科协会的发展历程,并提出当今颅底外科工作的三大要素:病灶全切、脑保护和颅底重建。此外,开幕式期间,Sekhar教授等历任主席获颁奖牌,以感谢他们在世界颅底外科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即分成6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学术交流。9点40分,大会进行第一个全体会议环节,纪念已故颅底外科大师、日本市立大学前任神经外科主任Hakuba教授。Ohata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Hakuba教授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以及生活的点滴往事。Hakuba教授最早提出了“经岩骨-经小脑幕入路”以及“经眶颧-经颞下入路”,并在海绵窦肿瘤的手术方面,为后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Samii教授和Al-Mefty教授也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就内镜辅助颅底显微外科以及颅底外科手术的适用规范等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大会的第二个全体会议环节,专注于压力管理。众所周知,神经外科医生、尤其是颅底外科医生,由于其面对的手术复杂,往往要承受异于常人的压力,而有效的压力管理,将有助于颅底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大会特邀年北美颅底外科大会主席Morcos教授和日本航空宇宙研究开发署的Narita先生,从颅底外科医生和航天员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压力管理的要点和心得体会。

6月16日的会议同时进行了两场颅底大师论坛,分别为神经外科颅底大师论坛和耳鼻喉头颈外科的颅底大师论坛。在神经外科论坛期间,张力伟教授代表中国,以珍贵的照片和详实的数据,回顾了我国颅底外科的发展历史,并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我国颅底外科取得的成绩,使世界真正认识了中国的颅底外科,而我们也在与Dolenc、Fukushima、Misra、Morcos等大师的交流中,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信心与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第三天的会议,热烈的讨论继续进行。早上,第十届世界脑膜瘤协会及静脉系统会议在现任主席Couldwell教授主持下,正式开幕。主会场当天安排了脑膜瘤相关的多场讨论,就岩斜脑膜瘤、鞍旁脑膜瘤以及脑膜瘤相关血管问题等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下午,会议在一场颅底大师的激烈讨论中,胜利落下帷幕。

二、会议主要学术特点和意义

本届颅底外科大会,学术安排全面系统,涵盖了颅底外科的基础研究、病理、手术、多学科合作等各个领域,对脊索瘤、岩斜脑膜瘤、听神经瘤、枕大孔区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垂体瘤、脑干肿瘤等重点病变,对内镜、颅底重建、机器人等新技术运用,以及适应症研究、手术入路选择、预后评价等策略性问题,都安排了专题讨论,与会者也纷纷就复杂颅底肿瘤的入路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内镜与开颅手术的优劣比较、单次手术与分期手术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针对前颅底脑膜瘤的显微镜经颅手术与内镜的经蝶手术,听神经瘤的观察与手术还是放疗,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见。但争论不影响友谊,这是正常的学术讨论,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的深入。综观会议发言,突出了对外科手术技术的掌握对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性,突出了多学科的合作克服了颅底病变治疗的高致残率,改变了既往不治之症的境地,从“不能治”向“治得好”发展。搭建了多学科交流平台,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治疗颅底疾病。

三、中国医生在此次会议的表现和成果

此次会议,中国颅底外科医生给予充分重视,展现出良好的国际形象。本次会议,是中国医生首次以“中国颅底外科多学科协作组”的名义参会并参与协会工作,共有超过50人注册,20余人次进行发言,张力伟教授、张俊廷教授、吴皓教授、毛颖教授、周兵教授、钟平教授、夏寅教授、吴震教授、赵卫国教授等进行了大会发言,并参与主持讨论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国颅底外科的整体实力。通过多年来不懈地努力,中国颅底外科所取得的成就,也在逐渐被国际认可。以Kawase入路为例,以往总是强调硬膜外入路,但是结合近些年来国际范围内的经验,医院神经外科近例岩斜脑膜瘤的经验,Kawase教授本人和其团队也在逐渐接受硬膜下入路的优点。

在6月15日召开的世界颅底外科协会工作会议上,医院张力伟教授当选世界颅底外科协会执委。世界颅底外科协会在全世界仅有10位执委,张力伟教授的当选,是中国人首次在世界颅底外科协会组织担此要职,将有利于未来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颅底外科组织的工作。同时,张力伟教授成功申办了将于年举办的第11届世界脑膜瘤协会及静脉系统会议,这也是这一世界级学术盛会首次落户中国。基于此,我们相信,通过此次会议的积极参与和成功展示,中国颅底外科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世界由此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国,中国的颅底外科人也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在颅底外科各个领域潜心钻研,早日取得更大的成绩。

张力伟院长大会报告《中国颅底外科:历史与现状》

张力伟院长大会报告《中国颅底外科:历史与现状》

(从左到右)吴震教授、张俊廷教授、吴皓教授、钟平教授参加第7届世界颅底外科大会

Gentili教授、张俊廷教授、鲍圣德教授在大会期间合影

吴震教授讲课《枕大孔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本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薛湛编辑报道、吴震、汤劼审校)

神外资讯







































快看,有人偷梨,快来抓他们啊
【食疗药膳】椰奶炖燕窝 益气补中,香甜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1205.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