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来源:磁共振成像

  视神经胶质瘤(opticnerveglioma),别名儿童纤维星形视神经胶质细胞瘤,是发生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良性肿瘤,可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

一、流行病学

  以儿童较为多见,成人少见。大约1/3的肿瘤仅局限于一侧视神经,而2/3的患者联合有视交叉、下丘脑、三脑室底及视束的侵犯。20%~50%的视神经胶质瘤患儿合并有神经纤维瘤病,而15%的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表现有视神经的侵犯。

二、诊断

  B超检查可见视神经增粗,内回声缺乏或稀少,经眼轴位扫描不能显示后界,倾斜探头回声增多;CT扫描显示视神经呈梭形或锥形增粗,可将眼球推向前方或一侧。边界清晰。瘤内密度多均匀,如不均质,可疑有液化区。视神经管增粗,可疑肿瘤有颅内蔓延。MRI扫描显示T1WI呈中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瘤内如有液化腔,则不增强。

三、鉴别诊断

  1、视神经鞘脑膜瘤

  成年人好发,缓慢视力下降。影像学可发现视神经增粗,形状多样化,如管状、梭形、锥形、串珠样、团块状或不规则形等。因肿瘤起源于视神经鞘膜,CT和MRI均可见“车轨征”。

  2、先天性小眼球合并囊肿

  多在儿童时期就诊。无功能的小眼球常隐没在眼睑下,裂隙灯下见眼球发育异常,结构缺如。囊肿向前突出可致眶周隆起。影像学可发现小眼球后的囊性肿物,呈圆形、椭圆形或圆锥形等。

  3、视神经周围炎型炎性假瘤

  眼痛、结膜充血等炎症表现明显,激素治疗有效。影像学可发现视神经周围不规则形状占位,边界不清,向前发展包绕眼球呈“铸造征”。

  4、视神经转移瘤

  多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侵犯,偶见于其它恶性肿瘤侵犯,结合病史不难诊断。

  5、小儿视神经胶质瘤Ⅰ、Ⅱ型需与下列鞍区占位鉴别,包括眶部脑膜膨出;视网膜母细胞瘤;畸胎瘤;眶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等。Ⅲ型则需与生殖细胞瘤或颅咽管瘤鉴别。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1592.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