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Glioma视神经胶质瘤

OpticGlioma视神经胶质瘤

图1:A-C冠状位T2WI显示左侧视神经增粗(箭示),右侧正常(白箭头示);黑箭头示视交叉正常。D--T1WI压脂增强增粗的视神经未见强化。

图2:矢状位T1WI增强(A)和冠状位T2WI(B)显示右侧视神经和视交叉纺锤状增粗并无强化。

图3:9岁病人渐进性视力丧失,A—轴位T2WI显示增粗的视交叉呈高信号(箭示),异常的信号扩展至颞叶(箭头示)。B—T1WI增强轴位显示病变内斑片状强化区。

图4:A—轴位T2WI显示明显高信号肿块(箭示)位于视交叉中心位置。矢状位T1WI平扫(B)和冠状位T1WI增强(C)低信号肿块致密强化(箭示),病变累及下丘脑引起脑积水(星号示)。

视路胶质瘤(OPG)可见于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单侧(最常见)或双侧。典型的病变呈纺锤样增粗,CT呈等低密度,MRT1呈等低信号,T2呈等高信号。增强呈无强化到致密强化。受累神经弯曲和神经管扩张比较常见。OPG可见肿瘤胶质细胞扩展至蛛网膜下腔,视神经周围脑膜增厚强化,称为“蛛网膜增生”或“蛛网膜胶质增生”;这一表现几乎总是见于神经纤维瘤I型的病人。另一方面,散发OPG病例中病变内可见边界清楚的囊性成分。散发OPG病例更大,超出视路的范围并随时间进展;T2高信号累及周围组织,尤其是下丘脑,提示病变侵袭性改变。大部分OPG病变为良性病变并有自限性,尤其是在与NF-1有关时。病变的强化随时间不同,出现和消失,在NF-I病人中无明确的临床提示作用。MRS肌醇水平相对较低、弥散图像上渗透性增加提示病变更有侵袭性。

OPG常无症状,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眶内OPG出现突眼、斜视或视力丧失、内分泌/下丘脑功能障碍和阻塞性脑积水。总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视力丧失。与NF-I相关的OPG典型的呈惰性。治疗包括观察、外科切除、化疗和放疗。

鉴别诊断:

1.视神经炎:急性期致密强化/视神经轻微增粗/神经典型的T2高信号、视力丧失、眼球触痛或运动痛/可能无法鉴别

2.视神经鞘脑膜瘤:病变包绕视神经并明显强化/常见钙化并视神经管骨质增生/颅内受累可见“尾膜征”

3.下丘脑星形细胞瘤:起源于下丘脑并推移视交叉/因可能无法分辨起源的位置,有时无法鉴别

4.下丘脑错构瘤:典型的位于灰结节/无强化

背景:

OPG占儿童脑内肿瘤的5%和幕上肿瘤的10-15%,从球后到视皮层的视路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OPG是低级别胶质瘤,常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或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约20-30%的病人表现为视力缺损、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大部分病例于10岁内明确诊断,主要发生于NF-I中。NF-I的病人,有15-20%会出现沿着视神经分布的良性纤维增生改变。散发病例一般具有侵袭性,多起源于视交叉。最近研究将毛细胞粘液型的星形细胞瘤归为OPG的亚型,具有侵袭性和脑脊液播散。无NF-I的OPG病人,他们的病变大、临床症状明显、准备手术,也会自发性退变。









































白淀疯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3616.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