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小编友情提醒支持“天天读片”栏目的老师们,个别片子如若看不清楚,可以点击图片放大浏览哦!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欢迎后台和小编一对一进行交流。
患者男8Y,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8天”入院。
外院CT示:四脑室占位
查体:双下肢肌力4级
小编留言:每天的病例都需要您的思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多交流交流!病理结果就在下边,但请记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分割线♀---------
MR平扫及增强示:
第四脑室内可见不规则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低信号,其中有条片状等T1等T2信号,周围脑组织受压明显,双侧侧脑室明显扩张,中线结构未见明显移位。注入GD-DTPA后病变成轻度条片状强化。
四脑室少突胶质细胞瘤。
四脑室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占胶质瘤的5%-10%,占颅内肿瘤的1.3%-4.4%,男女比列2.13:1,多见于成人。肿瘤常位于大脑皮质或皮质下,其生长缓慢,半数以上位于额叶,其次为顶叶与颞叶,无包膜,但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以膨胀性生长为主,生长缓慢。钙化发生率高,为50%-80%。出血、囊性变少见。
好发于35-40岁。常见首发症状为局灶性癫痫,局部神经功能障则取决于病变部位。晚期常出现颅内高压,还可以出现精神症状。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①为略高密度混杂的肿块,边缘清楚;囊变区呈低密度。
②瘤内有钙化,呈条状、斑点状或大而不规则,其中弯曲条带状钙化具有特征性。
③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
④增强扫描示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亦可不强化;不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皮质低密度,类似脑梗死灶。
MR表现
①大多数肿瘤轮廓可见,水肿轻微。
②肿瘤内部T1加权、T2加权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影(为钙化所致)。
③大多数肿瘤呈斑片状,不均匀轻微强化。
④恶性者水肿和强化明显,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易区分。
鉴别诊断
①节细胞胶质瘤:少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80%发生在30岁以下,发病部位较少突胶质瘤深在。
②低分级星形细胞瘤:位置常稍深在,肿瘤密度偏低,钙化量较少呈点状或斑片状,部分患者瘤周水肿较重。
③脑膜瘤:基底邻贴脑膜或颅骨板,与颅骨呈钝角,局部颅骨可有增生性改变,瘤内钙化多呈沙粒状;增强扫描示肿瘤强化明显。
④血管畸形:CT可显示为高密度,但钙化相对少见且范围较小,常无占位效应。
治疗
少突胶质细胞瘤属于低级别胶质瘤。
1、手术治疗:在低级别胶质瘤的处理方法中,外科治疗是必要的,主要目标是进行性组织学诊断、减少肿瘤体积以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阻止恶性变和控制癫痫发作。
2、术后立即放疗、只对未完全切除肿瘤的低级别胶质瘤进行放疗、复发或肿瘤继续进展时放疗,都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预后
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相比有较好的预后,平均有5-10年的生存期,10年生存者占5%-50%,其中50%-75%的患者最后死于此病。
想和超过18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和经典病例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sifang
yxj.org.cn或qq. 想和同行交流学习?影像频道实名专业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