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腦膜瘤,可能很多的朋友都覺得很陌生。其實腦膜瘤也是一種很嚴重的腫瘤、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腦膜瘤,其中包括有腦膜瘤的症狀表現、腦膜瘤的治療方法、腦膜瘤的預防方法等等。如果你也想瞭解腦膜瘤的相關知識、你可不要錯過下面的介紹哦!
腦膜瘤是什麼
腦膜瘤很常見、占顱內腫瘤的15、31%、僅次於膠質瘤。成年較多,老年與兒童較少,嬰幼兒更少。女性稍微要多於男性。
腦膜瘤原發於蛛網膜內皮細胞和凡屬顱內富於蛛網膜顆粒與蛛網膜絨毛之處皆是腦膜瘤的好發部位。矢狀竇旁、大腦凸面、大腦鐮旁者多見、其次為蝶骨脊、鞍結節、溴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部位,生長在腦室內者很少、也可見於硬膜外。尚有異位的腦膜瘤、偶見於顱骨板障、額竇、鼻腔頭皮下或頸部、系來自異位元的蛛網膜組織、並非轉移。
腦膜瘤的症狀表現
一般來說患有腦膜瘤,患者往往會先出現頭痛以及癲癇的症狀,然後根據腫瘤部位的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可有突眼、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關於其臨床表現,患者會發生很多的不同的症狀,瞭解其症狀特點、才能夠及時治療和對症下藥。
腦膜瘤的症狀特點是什麼
一般來說患有腦膜瘤,患者往往會先出現頭痛以及癲癇的症狀
1、橋小腦角腦膜瘤
這個部位腫瘤以聽神經瘤多見、占70-80%腦膜瘤、占6-8%、膽脂瘤4-5%、臨床表現為聽力下降、耳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三叉神經瘤、走路不穩和粗大水準震顫和患側共濟失調。
2、嗅溝腦膜瘤
早期症狀即有著嗅覺逐漸喪失、顱內壓增高可引起視力障礙,腫瘤影響額葉功能的時候可有興奮、幻覺、妄想、遲鈍、精神淡漠和少數患者可有癲癇。
3、大腦凸面腦膜瘤
病史一般較長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痛,精神障礙、肢體動動障礙及視力、視野的改變,約60%患者半年之後可能出現顱壓增高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局部癲癇,面及手抽搐,大發作不常見。
4、鞍結節腦膜瘤
瘤體生長緩慢,一般患者出現症狀時,瘤體多已很大
這時候腦膜瘤臨床表現會出現視力視野障礙、80%以上患者以視力障礙為首發症狀;頭痛的少數患者可出現嗜睡、記憶力減退、焦慮等精神症狀;有的患者可出現內分泌功能障礙,如性欲減退、陽痿和閉經等;亦有患者以嗅覺喪失,癲癇和動眼神經麻痹為首發症狀就診。
5、矢狀竇旁腦膜瘤
瘤體生長緩慢,一般患者出現症狀時,瘤體多已很大。在腦膜瘤臨床表現中,癲癇是本病的首發症狀,為局部或大發作,精神障礙表現為癡呆,情感淡漠或欣快、患者出現性格改變、位於枕葉的矢狀竇旁腦膜瘤可出現視野障礙。
腦膜瘤常見的治療方法
腦膜瘤屬於一種腫瘤疾病,在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多多的瞭解腦膜瘤的相關知識,對腦膜瘤的預防和治療都很有幫助。
1、手術
腦膜瘤是一種潛在可治癒性腫瘤和外科手術可治癒大多數腦膜瘤。影響手術類型的因素包括有部位、術前顱神經損傷情況後顱凹腦膜瘤、血管結構和侵襲靜脈竇和包裹動脈情況。如患者無症狀且全部腫瘤切除有產生難以接受的功能喪失的危險和應選擇部分切除。對大腦凸面的腦膜瘤、力爭全切腫瘤並要切除受累硬膜以減少復發機會。蝶骨翼的內側、眶、矢狀竇、腦室、腦橋小腦角和視神經鞘或斜坡的腦膜瘤可能難以完全切除。對海綿竇腦膜瘤、要考慮到有損傷顱神經和頸內動脈的風險,外科治療要求高,一般採取伽瑪刀治療。手術能逆轉大多數神經系統體征。
2、立體定向放射外科
包括伽瑪刀、X線刀和粒子刀。適用於術後腫瘤殘留或復發、顱底和海綿竇內腫瘤、以腫瘤最大直徑≤3cm為宜。伽瑪刀治療之後4年腫瘤控制率為89%。本法安全、無手術的風險是其優點但是長期療效還有待觀察。
3、栓塞療法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學性栓塞兩種,前者阻塞腫瘤供血動脈和促使血栓形成、後者則作用于血管壁內皮細胞、誘發血栓形成,從而達到減少腦膜瘤血供的目的。兩法均作為術前的輔助療法、且只限於頸外動脈供血為主的腦膜瘤。
結語:上面的內容對於腦膜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