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0%左右。好发于女性,为男性的4.5~5倍。多见于30~60岁。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偶在体检中发现;巨大肿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破裂可致腹腔出血。肿瘤90%为单发,10%为多发。直径从2mm到20cm不等,超过5cm者称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病理上,肿瘤由许多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窦间有纤维组织构成的不完全间隔,形成海绵状结构,其内充满血液;偶有血栓形成,很少出现钙化。
Imaging
影像学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现及其部位、大小的确定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CT平扫并多期增强扫描是确诊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手段;MRI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必要时可以选用。
超声CTMRI材料来源《医学影像学》第七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