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遗传吗?
某些颅内肿瘤的发生具有家族背景或者遗传因素,但目前绝大多数颅内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尚无确定的关系。
◆颅内肿瘤会传染吗?
不会。
◆颅内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明确,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归纳起来分为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有些与颅内肿瘤的发病可能有关,但目前并未有肯定的结论。
◆颅内肿瘤能预防吗?
目前颅内肿瘤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可以通过减少脑部病毒感染和离子电磁辐射,避免放射性损伤,减少发生颅内肿瘤的机会。
◆颅内肿瘤病人多吗?
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据统计,原发性颅内肿瘤年发病率约10/10万人口左右,患病率约40/10万人口左右,约占全身肿瘤的1.8%,但在儿童肿瘤中比例可高达7%,发病与致死仅次于白血病,约1/4儿童肿瘤的死因是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在全身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占2.35%,为第10位。
◆过去很少听说“脑瘤”病,现在却几乎是常见病,为什么?是不是“脑瘤”突然增多了?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人在脑肿瘤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而且近几十年,CT、MRI等神经影像检查技术的出现对脑瘤可以方便无创的及时发现确诊,再者现在人类平均寿命也明显提高,使更多的“脑瘤”被发现,成为了常见病,当然现代工业带来的环境改变也导致脑肿瘤发病率上升。
◆我父亲做CT检查确诊为脑瘤,医生提出手术治疗,我们同意后医生又要给他做磁共振平扫、增强、血管成像等检查,既然诊断已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做这么昂贵的检查?
CT作为基本的神经影像检查,能够对许多脑肿瘤进行初步的诊断,但进一步的确诊和提供手术前的评估,需要进行磁共振平扫、增强、血管成像等检查,以求更充分的获得疾病信息,因此磁共振检查对脑肿瘤患者非常必要。
◆头痛是不是就是得了颅内肿瘤?
头痛是常见症状,大部分都不是由于患颅内肿瘤引起。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如神经衰弱、过度疲劳、睡眠不好、感冒等,还有阵发性的偏头痛,眼睛的屈光不正、近视、青光眼,副鼻窦炎等,但都可以通过对症服药后缓解,而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则不同,常呈持续性存在,阵发性加重,并随病情发展还会伴有呕吐等现象。
◆怎样早期发现颅内肿瘤?
除了定期体检外,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须引起警惕:1、清晨头痛;2、成年癫痫;3、视力进行性障碍;4、单眼突出;5、感觉减退;6、单侧耳聋;7、半身不遂;8、喷射状呕吐;9、精神异常;10、幻嗅;11、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12、短暂性认人失误。
◆颅内肿瘤大小影响预后吗?
颅内肿瘤的预后除了与肿瘤的性质、部位、生长速度密切相关外,和肿瘤的大小亦有很大关系。较大的肿瘤势必加重神经损害,而且会造成手术困难,部分大型颅内肿瘤,即使是良性,也无法手术全部切除,最终必然出现复发。因此颅内肿瘤要尽早发现,及早治疗,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良性肿瘤预后一定比恶性肿瘤好吗?
总体上说,良性颅内肿瘤预后要远远好于恶性肿瘤,某些良性颅内肿瘤通过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达到治愈的目的。然而有些良性肿瘤由于位置深在,毗邻或者侵犯重要神经结构,或者瘤体巨大,血供丰富,造成手术切除的极大困难和风险,难以全切,导致不可避免的复发,而有些恶性肿瘤由于位置表浅,手术容易切除,预后甚至好于那些复杂的良性肿瘤。因此,即使是良性颅内肿瘤,也不可掉以轻心。
◆脑干肿瘤严重吗?
脑干是脑的一部分,内有上、下行的传导束,以及脑干内神经核及其所发出的神经纤维,拥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体温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因此若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搏、血压、呼吸、体温、意识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发生于脑干内的肿瘤以胶质瘤最为多见,多数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十分困难,多数预后较差。
◆近来我视力不好,配过几次眼镜,有所改善但并不理想,大夫让我做CT检查头颅,有必要吗?为什么?
视力不好时许多患者往往就诊于眼科,事实上颅内疾病特别是鞍区的肿瘤可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导致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而这种原因导致的视力下降不能借助配眼镜改善,因此通过头颅CT和MRI明确颅内情况十分必要。
◆听说巨人症是脑垂体出了问题引起的,我的月经不正常,经检查后医生说问题也是出在脑垂体上,脑垂体究竟是什么东西?
人体所有生理过程由神经和内分泌两大系统调控,其中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结合并作用于靶细胞产生影响,实现对生理过程的调节。脑垂体是位于颅内蝶鞍内的连接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其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促性腺激素等,是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体-靶细胞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当垂体出现分泌性腺瘤时,则可分泌相应的激素引起症状,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时,在儿童期就形成巨人症,成人期则形成肢端肥大症,当泌乳素分泌过多时,女性则可出现停经和泌乳,当促性腺激素分泌不正常时则女性可表现月经不正常。
◆近年来我的鼻子一直不好,别人感觉很浓的气味我才勉强能够闻到,近来还头痛,到医院检查后确定为良性脑瘤,医生说鼻子的问题就是脑瘤引起的,这是为什么?
您很可能患的是嗅沟脑膜瘤,这种脑瘤起源于前颅凹底嗅沟处,主管嗅觉的嗅神经经嗅沟并出颅进入鼻腔,嗅沟肿瘤在早期就会压迫嗅神经而出现单侧或者双侧嗅觉减退或消失,当肿瘤较大时可以产生占位效应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巨大肿瘤还可以压迫额叶引起精神症状,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引起视力、视野改变。嗅沟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颅内肿瘤基本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及对症和支持治疗。
◆中药治疗颅内肿瘤有效吗?
就目前临床的治疗效果看,颅内肿瘤的治疗仍然以西医为主。中药也有一些抗肿瘤的药物,但是不应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更多的作为西药的辅助治疗,对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调节免疫力、治疗一些肿瘤的并发症如厌食、恶心、便秘等会有一些帮助。切记不要迷信什么江湖游医的“偏方”或者“灵丹妙药”,否则不但延误病情,还会落得人财两空。
◆脑瘤手术前有哪些准备?
对患者而言,颅内肿瘤开颅手术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考验,因此首先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正确的认识疾病和手术,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般情况下,在手术前医生已经为患者进行了相关的医学检查,制定了手术计划。在手术前一天患者及其家属不要外出,以配合术前准备。术前需要剃头,洗澡要防止着凉感冒。如病情许可,术前晚间可服用适量的镇静药或安眠药,以保证安静入睡。手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饮,婴儿术前4小时禁食。术晨按要求留置导尿管,完成过敏皮试,注射术前药物,更换手术衣,等待接入手术室。
◆大脑的结构既复杂又娇嫩,能在大脑上做手术吗?
脑是人体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即使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对其解剖和功能上有许多的未知领域。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经典神经外科和以手术显微镜为代表的显微神经外科,目前神经外科手术往往借助手术显微镜、显微器械、神经内镜和脑室镜、立体定向仪等设备,依照CT、MRI和DSA等神经影像检查结果,充分利用脑的正常解剖间隙,秉承微创理念,达到最大程度的切除病变和最小程度脑损伤的目标。
◆“大脑做了手术后人就变迟钝了”,是这样吗?
现代显微神经外科在手术显微镜等设备的帮助下,可以精确的切除脑部病变而不损伤正常的脑结构,因此正常情况下大脑手术并不会导致患者变迟钝了,恰恰相反,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脑部病变的发展可以逐步损害脑功能,患者可以出现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的障碍,表现“变迟钝了”。
◆为什么有些良性脑瘤切除术后也会复发?
脑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良恶性质、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均有关系,虽然良性肿瘤的总体预后要好于恶性肿瘤,但有些良性脑瘤由于部位深在或者毗邻侵犯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导致手术切除十分困难和风险巨大,因此术中难以完全切除肿瘤而导致手术后出现复发。
◆我的朋友家属患脑瘤,医院都建议手术切除,但又说有一定风险,切脑瘤究竟有多大风险?
脑肿瘤的治疗目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开颅手术依病情不同手术风险亦有不同,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随着现代显微神经外科医学的发展,其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
◆听说大脑也可以长脓疮,是这样吗?大脑的脓疮是怎样长起的?
大脑内的“脓疮”称为脑脓肿,是因化脓性感染侵入颅内,在脑实质内形成化脓性疾病。多因细菌感染造成,但丝状真菌、原虫、寄生虫亦可引起脑脓肿。其感染源可以是邻近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如化脓性中耳炎等,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经血液扩散至颅内,或者是开放性颅脑损伤后细菌侵入形成脑脓肿,也有一些患者无明确的原发性感染灶,称为隐源性脑脓肿。
◆医院检查,结果“确诊”“脑转移瘤”,医生说是身体其他地方长的癌瘤转移到了大脑,可他才30多岁,全身查个遍也没发现肿瘤,会不会是医生搞错了?
脑转移瘤是各系统肿瘤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成年人常见的脑肿瘤,往往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形成。有些患者原发肿瘤临床表现明显,确定来源不难,而有些患者则原发肿瘤不明显,首先表现转移瘤的症状,通过目前的医学检查仍然难以明确原发灶,只有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并明确来源。恶性肿瘤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因此虽然你的同事只有30多岁,全身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但也不能排除脑转移瘤。
◆颅内肿瘤术后要注意什么?
开颅手术后当天由于麻醉尚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第二天开始可以进流食,并逐渐过度到半流食和普食。家属要注意对患者的观察,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注意对各种医疗管道的观察和护理,防止脱出、打折、闭塞等。随着病情好转,可以协助患者逐步增加活动,并帮助按摩肢体和皮肤,对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及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并注意对大小便的护理,保持皮肤和衣物被褥的清洁。保持病房的安静和卫生,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积极鼓励患者和与患者交流,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手术治疗住院多久?
一般需要2-4周左右。
◆术后多久需要复查?
多数病人在手术1月后即需要进行第一次复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根据复查结果确定下次复查时间,多数是间隔3-6月后。
◆为什么两次手术的病理诊断不完全相同?
病理诊断是目前临床诊断的最高级别,是颅内肿瘤定性的最终标准,但是部分颅内肿瘤成分复杂,或者两次手术间肿瘤性质发生了部分的变化,可以出现两次手术的病理诊断不完全相同。
◆脑转移瘤从何而来?
脑转移瘤由发生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其转移途径包括经血液转移、经淋巴系统转移、经蛛网膜下腔转移和直接侵入,来源前三位的肿瘤是肺癌、子宫与卵巢癌、黑色素瘤,发生颅内转移频率最高的肿瘤是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肺癌。
◆良性颅内肿瘤会恶变吗?
颅内肿瘤一般较少向颅外转移,良性肿瘤恶变的机会也不多见,只有极少数的良性颅内肿瘤会出现恶性改变。
◆颅内肿瘤术后复发了怎么办?
颅内肿瘤术后复发,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γ-刀(伽马刀)是刀吗?它是怎样治脑瘤的?
γ-刀是通过立体定向聚焦γ射线,集中射于病灶,摧毁靶点内的组织,就像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到一点一样。由于射线是从不同的平面沿不同的方向入射,因而在人体内的分布是分散的,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很小;而肿瘤所在部位由于是射线的焦点所以此处的剂量非常高,可以杀灭或抑制肿瘤。被杀灭的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有一个边缘清楚整齐锐利的界线,好像刀切一般,所以人们形象的称之为“γ-刀”。
◆γ-刀和X-刀有差别吗?
γ-刀和X-刀都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在原理上完全一样,都是通过立体定向聚焦射线,集中射于病灶,摧毁靶点内的组织,γ-刀和X-刀的不同之处在于装置和使用的射线种类不同,应该说各有优缺点。同X-刀相比,γ-刀设备昂贵,复杂,γ-刀对良性肿瘤的单次大剂量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X刀的小剂量多次治疗,其次,γ-刀的定位是用核磁和金属定位头架定位,X刀是用CT和面罩网膜定位,从精确度上来讲γ-刀也优于X-刀。X-刀的优点是:(1)设备简单,机器设备造价较低;(2)γ-刀使用钴源,由于安装后能量逐步衰减,使单次照射时间逐渐延长,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X-刀无此问题;(3)X-刀比γ-刀的靶区更大,对不规则形状的病灶,X-刀在安排多个等中心照射时,有更大的灵活性;易于实现分块和动态照射,通过多叶光栅等技术,有利于达到精确度和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的适形照射。
◆听说γ-刀可以不开刀治疗脑瘤,可我的主治大夫却要我先开刀切脑瘤,再做γ-刀治疗,为什么?
所谓的γ-刀治疗实际上并不是用刀治疗,而是用γ射线做放射治疗,但它又不同于普通放射治疗,它是经过三维定向精确射向病变的放射治疗。这种治疗适合脑深部体积较小、外科手术难以切除或不能切除的病变,适合外科手术后的补充治疗,也可以是对年老体弱不能承受手术的一种姑息治疗。其优点是无需开刀,但缺点是无法取出病变及时解除颅内占位引起的症状,不能确定病理性质,不能对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治疗后还伴有一定程度的放射反应。总之,对于外科手术能够容易切除的颅内病变,首选手术切除,γ-刀可做为部分病例的手术后补充治疗。
◆放疗对哪些颅内肿瘤有效?
普通放射治疗主要是应用于肿瘤对放射线敏感者,均为恶性颅内肿瘤。对手术方法不能彻底切除的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可推迟肿瘤复发,改善病人生存状态,延长病人生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包括γ-刀、X-刀和质子或粒子束放射治疗,由于经聚焦后局部剂量增高,而周围正常脑组织接受放射线量很少,一般不至于引起放射性脑损伤,因此可以应用于良性颅内肿瘤。
◆化疗适用于哪些颅内肿瘤患者?
化疗用于恶性颅内肿瘤患者,是恶性颅内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放疗和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有:
1、骨髓抑制。最初多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其中尤以粒细胞更为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影响,有的甚至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因而在进行放疗和化疗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血象。当白细胞降低至~/mm3,血小板降至5万~8万/mm3时,应暂时中止治疗。
2、消化道反应。如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但停止治疗几天后大都可逐渐缓解。
3、免疫功能降低,抗感染能力下降。
4、皮肤、粘膜损害。如皮肤干燥、红斑、口腔溃疡、色素沉着、脱发及指甲变形等。
5、有些化疗药物对神经系统、心肌、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可发生损害。
6、放疗和化疗后可能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纳差,严重者可有体温升高、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个别可能出现脑神经系功能部分障碍。
因此在放疗和化疗时往往还需要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并注意不同患者的个体反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颅内肿瘤能根治吗?
多数良性颅内肿瘤可以做到手术的完全切除,达到完全根治,但仍有一些良性肿瘤和多数恶性肿瘤无法做到完全根治,目前临床对恶性肿瘤术后5年无复发视为临床治愈。
◆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有多久?
恶性度的不同,预后也不同,临床上依据胶质瘤恶性程度将其分为4个级别,大致情况下Ⅰ级肿瘤如果手术完全切除,患者生存期可以5年以上,Ⅱ级肿瘤为3~5年,Ⅲ级肿瘤为2~3年,Ⅳ级肿瘤为5~15个月。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治疗手段以及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情况也有所改善,不少病例生存期远高出上述标准。
◆听神经瘤术后为什么有口角歪斜?
由于面神经紧邻前庭蜗神经(听神经),因此听神经瘤往往侵犯损伤面神经,肿瘤较大者者术中切除肿瘤时也不易保护面神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口角歪斜。
◆垂体腺瘤为什么会影响视力?
垂体腺瘤主要起源于垂体的前叶(腺垂体),其部位紧邻视神经和视交叉,当肿瘤增大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时,会导致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颅内肿瘤合并脑积水怎么办?
一部分颅内肿瘤患者由于压迫脑组织阻碍脑脊液循环或者分泌过多的脑脊液而导致脑积水,在手术时要争取切除肿瘤,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如若不能改善,术后必要时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内肿瘤合并癫痫怎么办?
癫痫是颅内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在部分颅内肿瘤患者有可能表现为首发甚至唯一的症状。不同类型颅内肿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有很大差异:低级别胶质瘤80%,高级别胶质瘤40%,脑膜瘤20%,脑转移瘤20%~40%,在新诊断癫痫患者中约6%可发现颅内肿瘤。这类患者手术时,除了尽可能完全切除颅内肿瘤外,要兼顾受损脑皮质癫痫灶的切除,争取治疗颅内肿瘤同时控制癫痫发作,术后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配合治疗。
◆为什么有人出现皮肤的多发神经纤维瘤?
这是患有神经纤维瘤病,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每新生儿可发生1例,突变率和外显率均高,其基因异常位点在17号染色体长臂11.2位点,常常表现皮肤的多发神经纤维瘤,可以合并皮肤咖啡斑、虹膜Lisch结节、骨骼系统异常和其他颅内胶质瘤、脑膜瘤、错构瘤等,发病年龄多在10岁前。
◆颅内肿瘤患者饮食有禁忌吗?吃些什么食物对身体有利?
合理饮食对于颅内肿瘤病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及放疗、化疗的耐受力,而且可促进手术创伤的愈合,使病人早日康复。
1、颅内肿瘤患者宜采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高热能的膳食。膳食中蛋白质可以从动物食品和豆类食品中获得,如鱼、蛋、乳及豆制品。高维生素食物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桔子及各种绿叶蔬菜。高热量食物可从易消化的糖类食品中摄取,如蛋糕、巧克力等。
2、颅内肿瘤患者在使用脱水利尿剂时,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桔子、玉米、芹菜等。
3、食欲不振,是颅内肿瘤病人特别是神经胶质细胞瘤病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除疾病本身外,大多是因为病人情绪抑郁、过度紧张和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造成的。饭菜的烹调加工要注意色、香、味、形,以刺激病人的食欲。
4、颅内肿瘤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忌过咸食品,要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饮食原则:1、避免食用含有致癌因子的食物。腌制品、发霉食物、烧烤烟熏类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中毒污染的农作物。2、调整饮食结构,摄取营养丰富全面的食物,保证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摄入全谷食物,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3、摄入有利于排毒和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促使毒物排泄。
作者姚庆和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