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句:这里已经到了除夕夜,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夜班出来,总算熬完这个夜班了,在一线的同事应对这场突然爆发的冠状病毒新型肺炎,工作确实非常辛苦,希望在多方有效措施下,尽早拿下这场战争的胜利。大家就选择过个瘦年吧,减少一切传播的可能性。经历过03年的非典,相信这次我们能更快、更有效的度过这次危机。
病例回顾患者女,46岁,因“右眼视物模糊5月余”入院。
影像资料右侧视神经管明显扩大,T2W呈高信号,可见蛛网膜下腔扩大
肿瘤弥散未见受限
T1W中,眶锥内瘤体呈低信号,颅内部分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未见轨道征
在同呈面中,可见瘤体和视神经分界不清,未见同心圆征
手术记录术中见视神经管内肿物,并见视神经往鞍上池生长,质地中,血供丰富,无明显边界,瘤体与周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粘连。
结果(右侧视神经管占位)送检组织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或短梭形,胞浆浅红染,间质疏松,细胞较稀疏,免疫组化结果:S-(+),GFAP(+),CD57(+),NSE(+),Vimentin(+),EMA(+/-),SOX-10(-),HMB45(-),CR(-),P53(-),NeuN(-),Nestin(-),IDH1(-),ATRX(-),TTF-1(-)CK-P(-),PR(-),NF(-),Ki-67(+,约3%)。特殊染色结果:PAS(-),结合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病变考虑为视神经胶质瘤。
病例讨论这个病例难度来说并不算大,通过两个步骤我们可以逐渐接近答案。第一、从T2W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明显扩张的蛛网膜下腔,这样,我们定位在视神经来源的肿瘤可靠性就非常大了,另外,肿瘤跨视神经管生长,呈哑铃状改变,也进一步佐证了肿瘤的来源。第二、就定性上来说,肿瘤组织来源常见的就视神经的胶质细胞来源或者视神经脑膜来源,因此,我们的重点是鉴别这两者;鉴别点有1、临床症状;怎么说呢,临床问诊其实有一定作用,通常患者出现的是视力障碍及眼凸两个症状就诊,其中,视神经胶质瘤视力障碍会出现较眼凸更早,视神经脑膜瘤则相反;2、视神经脑膜是颅内脑膜瘤延续,所以它的信号及特点也同样具备,比如说,密度均匀,很少坏死,钙化常见,明显均匀强化,良性肿瘤,包绕视神经生长,可见轨道征或靶征;胶质瘤的话,相对更容易坏死及囊变,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强化可以从很明显到没有强化,变化幅度可以很大。当没有明显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张时,鉴别上确实需要和单独累及视神经的特发性炎性假瘤和淋巴瘤鉴别;另外发生在眶椎内的神经鞘瘤好发三叉神经眼支,通常有实性细胞A区及疏松粘液组织B区,因此囊实性是常见的信号改变,典型病例鉴别不难。
视神经脑膜瘤:
包绕视神经生长,均匀明显强化,中心见无强化的视神经
神经鞘瘤:
肿瘤主体在外上方,T2W粘液部分明显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显著强化
淋巴瘤(文献病例):
多呈包绕眼球生长,向肌椎内外浸润生长,强化明显、均匀,坏死少见
最后,祝大家开开心心、顺顺利利过大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