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些医生的,感谢他们!”浙医二院长兴院区神经外科病房25床的黄阿姨,吐字吃力,却执意摘下雾化面罩说。
剃了寸头的黄阿姨躺在病床上,精神还不错,但头顶的缝线依然清晰可见。
(朱勇主治医师正在给她消毒换药)
50岁的黄珍(化名)家住小浦合溪村,是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的清洁工。11月20日早上,她与往常一样做着清洁工作,突然感到头昏无力,左侧手臂抬不起来,左腿也软了,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她好不容易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医院,以为是心脏出了问题,就挂了心血管内科专家号。
接诊的是常务副院长徐建平主任医师,给黄阿姨仔细检查后,建议她做个头颅CT,片子一出来,徐建平眉头一紧,有个高密度影,“不是心脏的问题,是脑子里长东西了”。
徐建平让黄阿姨别急,叫来了神经外科主任吕中华副主任医师会诊,吕中华看了片子,怀疑这个6公分大小的东西很可能是脑膜瘤。
“我平时身体挺好的,感冒都很少有,从医院,怎么会脑子长东西?”黄阿姨有点蒙。
“瘤比较大,压迫到神经了,才会出现手脚不能动的症状,我建议还是手术治疗。”吕中华说,有些脑膜瘤病人会发生癫痫,如果发病时旁边没人,很可能会被自己的呕吐物堵塞窒息,那就更危险了。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二成左右,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上下,女性偏多,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肿瘤位置不同,其神经功能缺失也不同,可能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
考虑肿瘤大、位置深且在功能区,医疗组多次讨论后决定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肿瘤的具体供血动脉、大的引流静脉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做了最完善的术前准备。同时,把病人的资料上传给浙二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邀请这位国内知名专家来院手术。
11月30日,张建民教授赴长兴院区主刀,吕中华、刘新兵、朱勇等医生一同上台,整个过程持续5个多小时,一点点切除了6.5公分的肿瘤。
(术前与术后对比图)
脑部手术,难免存在风险,比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吕中华道出了手术的几个难点:首先,这个瘤的位置不好,在大脑功能区,上面布满引流静脉,而且切口就这么点大,暴露困难,没有给手术医生空间去挖这个瘤,只能一点点来,少切怕复发,多切怕损伤功能,稍有偏差可能造成患者瘫痪。
有了顶级专家的技术支持,在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黄阿姨术后恢复得很好,三天后就能下床了,食欲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五天后就出院了。
身怀六甲的女儿日前特地送来锦旗。她说:“没想到妈妈恢复得这么好!真要好好感谢吕医师、刘医师、朱医师,还有特地赶来手术的张教授。”
吕中华说,大多数的脑膜瘤是良性的,也就是说不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且生长缓慢。脑膜瘤的危害与肿瘤的大小、生长位置和生长速度都有关系,它对人体的影响差别很大,轻的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有的脑膜瘤生长速度本来就比较慢,不一定很快给患者带来不适,也不一定要立马手术。而是要尽可能保持好的生活状态,暂时观察。如果肿瘤有增大,或者有进展,或者出现相关症状,则要尽早手术。”吕中华如是说。
编辑:鹿鹿监制:老树
推荐阅读滴药水没用,白内障还得靠手术,浙二专家每10分钟一例!
长兴一早产宝宝“双肺全白”,这是怎么了……
长兴这家单位的人纷纷担心胖的问题,她却半年瘦了16斤……
“美容神器”漂洋过海到长兴,白大褂分分钟为你“冻龄”!
12月中旬省城专家坐诊表奉上(附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儿科急诊持续爆满,八成是同类病,长兴宝爸宝妈不得不防!
这份就医指南,长兴人一定要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l/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