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系列相关回顾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解剖学习:求真贵确与循序渐进(附Rhoton系列解剖视频)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学习:夯实基础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求真贵确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专业精神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写作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学习:解剖的过程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成长:学习与升华
其一中文功底与专业功底
1.中文功底流行语:得语文者,得天下。笔者认为,这是继“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之后,出现的新提法、新理念。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从事翻译工作,需要具备很好的中文功底。鲜明、准确、生动,是中文表达的要求,也是翻译的要求。西学东渐。近现代诸多翻译大家,如赵元任、朱光潜、季羡林、许渊冲等,皆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这些大家,或翻译英语,或翻译德语,或翻译梵语,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中文功底深厚,是中文大家、国语大师。神经外科经典图书的翻译,主要是指经典英文图书的翻译。目前硕博生、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的中文水平相对薄弱。加强中文的学习,提高中文水平,这是做好任何翻译工作的前提。2.神经外科专业功底硕博生、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对神经外科的理解,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宽度、深度、高度。专业功底差,则不可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鸿篇巨著的翻译,需按专业方向,让该专业方向的专家进行翻译。也即,颅脑外伤专家,翻译颅底外科部分,是错配。脊柱脊髓专家,翻译脑血管病部分,也是错配。其二创新
新版经典英文图书的翻译工作,本身蕴含着“先进、超前、权威”等含义。新词汇、新概念的出现,不足为奇,是好事。有理由相信,各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不断遭遇“新词汇、新概念”。挑战与机遇并存。翻译工作,不是简单的低级复制,而是创造性的艰辛劳动。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正处在吐故纳新、发挥创造力的良好时段。与时俱进,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东西方融合,在参与翻译工作时,要敢于创新,对出现的新词汇、新概念,要敢于中文命名。
其三从wordbywordtranslation
到sentencebysentencetranslation
翻译过程中,如果新词汇属于“keyword”,建议不惜工本,多方考证,争取做到翻译之最佳。另外,学会巧用翻译之“增”。
如使用paraphrase,解释、释义,重在传意。简明扼要,在词汇紧跟的括号()内释义。如果新词汇,出现频率不高,且放在上下文中通篇考量,不属关键词,可以考虑做到基本忠实即可。跨界谈翻译,笔者主张以句子为翻译单位。也即,跳出wordbyword之羁绊,走向sentencebysentence。因为,句子是表达逻辑信息流的。其四语风
九十年代,笔者曾自学杂志《Englishsalon》。曾记,读及Topraiseinpublic,tocriticizeinprivate.书中翻译为“当众表扬,私下批评”。多年后,笔者读《曾国藩家训》,见“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便自然联想到上述英文句子的翻译。分析听众、观众、目标读者。如果下基层,给咱们老百姓座谈,笔者推荐“当众表扬,私下批评”。如果给干部进修班座谈,笔者推荐“扬善于宫廷,归过于私室”。这样,便增加了翻译的国学意味。神经外科专业经典的翻译,面向全国的神经外科医生,翻译的语风应是:专业的词汇,专业的表达。科普的语风,是被拒绝的。
其五从翻译工作,谈学术交流
如果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新的材料、器械,在国内还没有现成的翻译,在国内主流杂志中还未提及,这意味着:未来,新一轮的学术讨论,将有可能围绕这些新材料、新器械展开。从翻译工作,思考学术话题的诞生、演化。
其六从coherence谈起
1.形式、内容与观点,要求首尾呼应,前后一致coherence。2.主语、主题,翻译行文之始末,coherence。遵守coherence,其实就是遵守逻辑的三大基本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原创行文,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若是做翻译工作,观点(理)、内容(物),皆是原作者的理与物,我们忠实翻译即可。那么,言之有序(词汇顺序、句子顺序),以及言之有文(文采修饰)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其七指导性思维模式
1.运用差异性思维。若想翻译好经典图书的新版,必须理解经典图书的旧版。比较差异,发现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也即翻译的重点、亮点。运用差异性思维,翻译出“新”来。翻译“新知”,是翻译工作的内在根本要求。2.溯本求源的思维。经典图书,必有经典文献支持。经典图书,其每一章节,均有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参考文献。对于那些引用频率高的文献,以及权威大师的经典文献,建议译者将这些原始文献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记一记。以动脉瘤开颅手术为例,如有Yasargil、Drake、Barrow、Juha、Ausman、Sano等教授的文献,争取认真读来领会。溯本求源,其义自现。另外,运用溯本求源的思维,必然要求我们重视学科历史的学习与体味。从过去、现在,到将来,重视学科历史研究,形成相对清晰的时间一维性学科脉络。以垂体腺瘤手术史为例,近百年来,大体经历:经颅手术、经蝶手术、再次经颅手术、再次经蝶手术,四个大体发展阶段。这种发展特点,体现着显微解剖学的进展、显微器械的革新、显微技术的提高等等。溯本求源,熟知学科历史,必将在翻译中提高我们的精神气象。《论语》:慎終、追远,民德厚矣。此千古名句,可以多维度、多视角阐释。放在当下,此刻,便是溯本求源,继往世绝学,创千古文章。其八复合型人才
经典英文图书的翻译,需要英文极佳、卓尔不群的神经外科医生。以词汇为例,管窥一二。如单词cranioectomy,含义为“去骨瓣”,而craniotomy,含义为“骨瓣需还纳”。递进思考hemicraniectomy,含义为:(1)大骨瓣,大到半球,hemisphere;(2)去骨瓣,因为ectomy。单词hemicraniectomy,常常出现在大面积半球梗死的文献或著作之中。求真贵确,深刻理解词汇的内涵及外延,只有复合型人才,始能胜任。于是,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但我们也看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Lastbutnotleast.翻译之“信雅达”,不在此处赘述。赵英杰博士相关回顾颅底外科学习感悟系列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一)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二)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三)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四):世界脑膜瘤大会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五):吴斌教授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六):垂体疾病外科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七):经典的力量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八):砥砺前行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九):学海无涯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十):终极之问
颅底外科学习感悟(十一):光荣绽放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系列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一):中线入路与联合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二):鞍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三):桥小脑角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四):枕大孔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五):海绵窦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六):松果体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七):脑干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八):颈静脉孔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九):眶相关性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十):手术入路之学习与研究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十一):经岩骨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十二):经海绵窦入路--TranscavernousApproach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十三):Kawase入路学习笔记合辑
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系列
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学习笔记(一)
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学习笔记(二)
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学习笔记(三)
佟小光教授手术病例:学习笔记(四)
神外风云人物志系列
神外风云人物志--HarveyCushing
神外风云人物志--WalterEdwardDandy
神外风云人物志--GaziYasargil
神外风云人物志--VinkoV.Dolenc教授
神外风云人物志--GeorgeJ.Heuer教授
神外风云人物志--JapaneseSkullBaseSurgeons
神外风云--NeurosurgicalLaboratory
RhotonSociety:CarolinaMartins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系列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解剖学习:求真贵确与循序渐进(附Rhoton系列解剖视频)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学习:夯实基础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求真贵确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专业精神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素养--写作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学习:解剖的过程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成长:学习与升华
……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l/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