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说文解惑GBM前沿汇总

年注定是乘风破浪的一年,说文解惑-GBM前沿栏目一直与您相伴成长。一年又如许,万事更须忙,回首说文解惑这一年共计发布18期学术前沿,每一篇推文都源于GBM领域的最新动态。小编将本年度的推文进行了分类盘点,分享如下:

01

GBM领域最新进展综述

郭琤琤副主任医师: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

精彩回顾:

欧云尉教授: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现状与未来方向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

精彩回顾:

姜晓兵主任:评估提高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的最佳辅助治疗: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

精彩回顾:

贺世明:GBM预后因素和对放化疗反应的预测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

精彩回顾:

02

肿瘤电场治疗在GBM的进展

黄煜伦副教授:两项新诊断GBM的临床研究结果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

精彩回顾:本文分享了两项临床研究的研究结果,分别是”洛莫司汀-替莫唑胺与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为MGMT甲基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神经认知功能(CeTeG/NOA09):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3期试验”和”肿瘤电场治疗替莫唑胺联合洛莫司汀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花玮副教授:肿瘤电场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新进展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研究指出,TTFields具有引起DNA复制压力的全新机制,这与干扰有丝分裂的机制相互独立并同时发生。

王春红副主任医师:TTFields上市后在全球用于高级别胶质瘤临床实践的安全性分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这项回顾性的全球上市后监测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1万名患者队列中的不良事件档案,扩大TTFields在现实世界中的安全性证据,患者在美国、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以及日本的实际临床实践中接受了TTFields治疗。这些真实世界的全球安全数据证实了TTFields用于GBM治疗的已知安全性和耐受性。

赛克教授:TTFields新进展——AACR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本文分享了两项TTFields研究的进展:一项TTFields上市后注册研究(EF-19),证实了TTFields单药治疗复发性GB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项PriCoTTF研究,是TTFields在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中放疗前及放疗后使用的一期临床研究。

薛晓英教授:TTFields与细胞膜通透性—AACRII新进展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TTFields可以在体外增加肿瘤细胞的膜通透性,且这种作用是可逆的,未来的研究方向将包括体内实验,以验证TTFields诱导的通透性,并评估TTFields和化疗联合疗法在敏感和耐药肿瘤模型中的疗效。

伍军教授:SNO会议TTFields探索研究精选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SNO会议报道了TTFields在非GBM患者(椎管脊膜瘤/脑膜瘤、体外胶质肉瘤)中应用,为肿瘤电场治疗在除GBM外其他瘤种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基础/临床小样本数据支持。

03

手术在GBM中的进展

谢延风主任:近红外荧光纳米平台在胶质母细胞瘤术中靶向切除和化疗中的应用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虽然化疗经常用于GBM患者,但大多数化疗药物不能有效地穿过脑血屏障(BBB)或进入GBM肿瘤。该研究报道了一种用于近红外荧光(NIRF)纳米平台在GBM术中靶向切除和化疗中的应用。

祝向东教授:新诊断GBM的分子亚组中肿瘤切除范围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研究支持对于强化肿瘤病灶的最大程度切除,患者的获益是独立于IDH,MGMT甲基化状态的;对于年龄较小的,IDH野生型的患者,无论MGMT甲基化的状态如何以及对于所有IDH突变的患者都应该对非强化肿瘤病灶进行额外的最大范围切除。

04

免疫治疗在GBM的进展

闫婧主任: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基于胶质母细胞瘤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GBM是一种拥有高度固有抵抗和高度适应性耐药的肿瘤,仅10%的患者对免疫治疗产生反应;并且,由于强大的适应性和获得性耐药机制的产生,这些反应往往很短暂;GBM在产生免疫应答、维持免疫应答和适应获得性耐药的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耐药机制,固有耐药阻止了免疫应答的启动,适应性耐药使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失活,获得性耐药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并避免被清除。

赛克教授:TTFields联合PD-1疗法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从而增强抗肿瘤效果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TTFields联合抗PD-1治疗可引起肿瘤微环境的改变,TTFields与抗PD-1药物联合具有治疗优势,联合应用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可行治疗方案。

林庆堂副教授:树突状细胞的特征及其在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由于肿瘤负荷的降低会导致肿瘤相关免疫抑制的降低和更强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通常主张在最大手术切除后给予DCVs。在恶性胶质瘤中使用DCV已被证明可增强复发患者的化疗反应,这可能暗示化疗与DCV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尽管化疗可介导免疫抑制免疫群(如Tregs和MDSCs)的耗损。DCVs联合或在辅助放化疗后的时间尚不确定。

05

靶向治疗在GBM的进展

黄若凡教授:人类肿瘤免疫分析证实CD73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联合靶点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接受抗PD-1治疗的GBM患者,因CD73hi巨噬细胞持续存在造成免疫抑制,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CD73-/-小鼠模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获益。此项研究结果具有快速转化价值,对于目前抗CD73抗体联合治疗GBM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马春晓主任医师:VB-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研究结果表明使用VB-事先给药的方案治疗复发GBM具有生存获益(PFS和OS),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VB-显示了与其作用机制相关的MRI特征。此I/II期研究令人鼓舞的数据证明了在对照临床试验中对VB-启动方案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马文斌教授:PARP抑制剂在GBM治疗中的作用——PTEN能否作为分子标记物?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原文)精彩回顾:PARP抑制剂因其可以增强放疗的治疗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用在GBM治疗方案中。PTEN基因突变在GBM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5-40%,研究显示,PTEN基因突变与PARP抑制剂的治疗效果相关。PTEN缺失的GBM患者(约36%)可能特别受益于替莫唑胺,建议在治疗方案中增加PARP抑制剂。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y/10835.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