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冬月初三?周三
脑胶质瘤的故事
--答读者问
脑胶质瘤,故名思议,就是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累及至少3个脑叶,通常双侧大脑半球和/或深部脑灰质受累,经常蔓延至脑干、小脑、甚至脊髓。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颅内肿瘤的35%~61%。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我国发病率约12/10万[1],年增长率约1.2%[2]。
01
脑胶质瘤分类
根据肿瘤细胞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相似度分: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混合胶质瘤,包含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照WHO规定的恶性程度划分
低级别胶质瘤(WHO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高级别胶质瘤(WHO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02
危险因素有哪些?
主要包括肿瘤家族史、汽柴油接触史、铅接触史、大量或长时间吸烟、喜食盐渍/熏烤食品、射线或电磁场接触史、农药接触史[3-5]。
03
临床症状有哪些?
1.头痛
初期常为间歇性、搏动性钝痛或胀痛,以后随着肿瘤增大,头痛加剧,时间延长,可以变成持续性。头痛可以是局限性或全头痛,常发生于清晨或起床后空腹时,白天逐渐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头痛可减轻。
2.呕吐
也经常是胶质瘤的首发症状,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呕吐前可有或无恶心,且常伴有剧烈的头痛、头晕。有时呈喷射性,多因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小儿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且频繁,常为唯一的早期症状,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3.视乳头水肿
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额叶底部肿瘤直接压迫同侧视神经引起原发性萎缩,对侧因颅压增高引起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可在较长时间不影响视力,随着视乳头水肿的加重,出现生理盲点扩大和视野向心性缩小及视乳头继发性萎缩。一旦出现阵发性黑蒙,视力将迅速下降,要警惕失明的危险,需及早处理。
4.癫痫
多由于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引起,发生率约30%。一般生长缓慢的低级别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以癫痫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生长快的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癫痫发生率低。
5.其他
额叶胶质瘤可引起运动区损害、书写及运动语言中枢损害等;顶叶肿瘤胶质瘤引起皮质感觉障碍、失用症、失读症和计算力障碍等;颞叶胶质瘤可引起耳鸣和幻听、感觉性或命名性失语、眩晕等。
04
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
胶质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肿瘤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有限。
2.放疗
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3.化疗
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替莫唑胺、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不高。
4.中医治疗
不适合手术者,难以确诊的,这都可进行中医保守治疗。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皮肤粗糙脱屑,失眠或嗜睡;改善放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全面改善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各种症状,帮助患者完成放化疗疗程,取得预期的效果。
5.营养支持
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手术、放化疗的耐受能力,同时促进机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
如果您在肿瘤营养健康方面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请回复相关问题,小编会根据情况做成科普文章的!
感谢您的阅读,下期再见!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白癜风诊疗目标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lcbx/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