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前动脉解剖与功能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氮芥酊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801.html

摘要:

脉络膜前动脉是维持大脑生理活动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分为池部和脑室部,供应若干重要区域,同时涉及多种病变。影像学手段是了解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解剖与功能的重要途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等多种影像学手段可以清楚的观察脉络膜前动脉的解剖结构、功能状态,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和反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新技术为了解脉络膜前动脉的解剖与功能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本文就脉络膜前动脉解剖与功能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正文:

脉络膜前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起源远端2~5mm处,管腔狭小,平均直径仅0.7mm,行程相对较短且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分为池部和脑室部,脑室部起点处称为脉络丛点[1-3]。早在年就有人提出脉络膜前动脉在大脑的生理与功能上极其重要[4]。脉络膜前动脉参与诸多重要的区域的供血:脉络膜前动脉池部分支供应视束、海马、齿状回、大脑脚中1/3、丘脑等区域,在外侧膝状体水平发出分支供应内囊后肢后2/3、视辐射和听辐射的起始部等区域[5];脑室部分支形成侧脑室的脉络丛,与脉络膜后动脉形成广泛吻合[6]。脉络膜前动脉涉及多种病变,包括动脉瘤、脑卒中、脑肿瘤等。其中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病变,可位于脉络膜前动脉起源处附近或位于远端脉络膜前动脉[7]。脉络膜前动脉供应内囊后肢的穿通动脉无侧支供应。因此,当脉络膜前动脉阻塞时,内囊的部分梗死会导致“脉络膜前动脉综合征”,出现“偏瘫、半麻醉和偏盲”三联症状[7]。脉络膜前动脉为许多颅内肿瘤提供血液供应,尤其是位于侧脑室的肿瘤:包括脑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和胶质瘤[8]。影像学方法是了解脉络膜前动脉的解剖与功能的主要手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m,DSA)、CT血管成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11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