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
图1脑膜上皮细胞型脑膜瘤,背景中见大量的嗜酸性分泌物质;
图2过渡型脑膜瘤,背景中见大量的嗜酸性分泌物质;
图3微囊型脑膜瘤,背景中可见嗜酸性分泌物质;
图4酸性物质周边空晕区黏液样物质沉积,阿尔辛蓝染色(+);
图5嗜酸性分泌小体CEA染色强(+),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0.5%~3%,化生性脂肪细胞胞膜Ki-67呈(+),SP法;
图6嗜酸性分泌小体PAS染色(+),碘酸希夫法;
图7嗜酸性分泌小体(+),六胺银染色。
简述
分泌型脑膜瘤(secretorymeningioma,SM)是一种少见的脑膜瘤亚型,其主要特征是灶性上皮细胞分化伴微腺腔样结构形成并内含嗜伊红分泌物质。年Kepes等发现了这个现象,将分泌物质描述为假砂砾体。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正式列为脑膜瘤亚型,年又将其列入低复发和低进展危险性的脑膜瘤亚型。SM占所有脑膜瘤1%~4.4%,大多数SM好发于颅底,尤其是岩斜区和蝶骨翼。女性好发,约占75%~%。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均为肿瘤的颅内压迫症状,好发部位也以颅底多见。SM影像学方面没有特异表现,MRI表现为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明显增强而均匀强化;部分病例可见明显的瘤周水肿
病理特点
SM的组织学特征主要在脑膜上皮细胞型和过渡型脑膜瘤的镜下背景上,表现为灶性上皮细胞分化伴微腺腔样结构形成并内含大小不等的嗜伊红分泌物质,分泌物分布不均,位于细胞间或细胞质内。Alguacil-Garcia等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这些分泌小体为胞质内微腺泡的腔内分泌物,内见短微绒毛,腔内为疏电子性物质。这种微腺泡发生在胞质内,超微病理称之为“胞质内新腔”或“胞质内隐窝”。本组所有病例中均发现嗜酸性分泌小体,其六胺银染色阳性表达呈棕黑色,因此六胺银染色可以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SM的重要组织化学手段。本组所有病例的分泌小体PAS染色、免疫组化CEA染色也全部阳性。
(原作者蔡素琴、张声等;选编)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