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弥漫性皮质下白质及深部脑实质的损伤,也称弥漫性剪切伤,为旋转暴力伤所致。病理学特点包括轴索断裂与回缩球形成、轴浆流中断、病变轴索远侧Wallerian变性,局部神经细胞肿胀及水肿、灶性出血。临床特点主要是意识障碍、植物状态等,颅内压监测显示颅内压升高。CT所见与临床表现“不相称”。本病预后不良。影像学方面,MRI是其首选诊断手段,CT对本病敏感度欠佳。
1.好发部位如图1A、B。
2.弥漫性脑肿胀,脑沟变浅、灰白质界面不清(图1C、D)。
3.多发脑实质,尤其是深部脑实质的低密度灶,好发于灰白质交界,呈椭圆形,最大径1.5cm,以额颞叶皮质下、胼胝体、放射冠、内囊多见,其次为顶枕叶与小脑。
4.病变内灶性出血(图1C、D),以及胼胝体、脑室内出血。
5.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脑内及脑外的外伤性病变。
1.CT可为阴性或见轻度脑肿胀征象,可漏诊较小及接近颅底、脑干的病变。
2.外伤48?72h后CT表现逐渐明显。
3.幸存者常遗留弥漫性脑萎缩及灶性脑软化。
4.MRI是本病最敏感的影像学技术,对深部脑实质病变的敏感度是CT的2倍以上,尤其有助于显示5mm的病变及灶性出血,最佳检查序列为T2-FLAIR、DWI与DTI、T2*WI与SWI,DTI所见与预后有相关性。
图1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A、B.线图示DAI病变好发于幕上脑皮质下、基底节、胼胝体、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小脑边缘。C、D.男,33岁。DAI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右额区少量硬膜下积液。右侧丘脑、中脑、左颞叶、两侧额叶多发低密度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C.3个白箭;D.2个白箭),胼胝体见类似病变(未列出),四叠体池高密度影(C.白箭头)。脑室、脑沟裂变浅。右额区内板下少许条状水样密度影(硬膜下积液)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