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院
在医院,有一个角落科室悄无声息却关乎生死,平淡无奇却石破惊天,那就是病理科。这里既没有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游刃有余,也没有内科医生问诊时的满腹经纶慷慨激昂,但病理医生的一锤定音往往见证和宣判了患者的生死存亡。因此,病理诊断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基本保证。目前,临床医师和患者对病理诊断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着临床病理关系和医患关系,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误区加以梳理,建立良好的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之间的沟通,进而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主要误区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不了解病理科的作用及工作流程
许多患者,甚至有的临床医生,并不了解病理检查的性质和流程,认为病理科和检验科一样,都是做化验的,是把标本送进机器内,就可以出结果了,因此,往往在送完标本后,第二天就安排手术或是让患者家属催促病理科出报告,其理由是要进行手术或者相关治疗。
病理诊断的主要作用是确定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提供影响疾病预后因素的信息,了解疾病的发展及疗效判断。
病理标本由于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等三十多道程序方可完成制片,诊断医师阅片后再采图、核对报告、签字方可发出报告,因此,病理标本往往都是批量处理的,国家规定胃肠镜等小活检标本在2-3工作日出病理报告,手术切除大标本则在5-7个工作日出报告,一些做分子检测的标本可能需要1-2周才能出结果。
了解病理科的正常流程,就不会出现患者及临床医生抱怨病理报告发放不及时的现象,同时也不会出现未拿到病理报告就做手术的情况,有利于临床医生根据小活检结果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从而减轻了他们的手术风险。
二、病理申请单填写过于简单
临床医师因为工作繁忙,很少与病理医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病理申请单自然就成为交流的书信。然而,笔者在诊断过程中发现近一半的申请单填写不合格,患者基本信息填写不完善,更有甚者,既往病史只字不提,手术部位及送检医师不填写者不在少数。
曾见到这样一张申请单,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及送检部位空缺,镜下显示为胎盘绒毛及滋养叶细胞,在排除了标本错误后,询问患者病史时发现,患者系年轻女性,有流产史,送检为子宫内膜,为省钱刷了爷爷的医保卡,这样的病例虽属个例,但临床医师在填写申请单时应注明,否则易出笑话。
肿瘤病史对于病理诊断非常重要,笔者曾见到一位42岁男性患者的睾丸肿瘤,考虑腺癌,但申请单上无相关病史,拟诊断睾丸网腺癌。后与相关临床医师电话沟通后方知患者两年前有胃癌病史,经免疫组化证实系胃癌转移。
因此,完善的临床资料不但有助于病理医师的正确诊断,也有助于临床医师的正确治疗。
三、病理检查应该是确定性的诊断
病理诊断报告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明确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诊断,如胆囊中分化腺癌,侵及全层;
②不能完全肯定或有所保留的诊断,一般是由于病变不典型,性质难以确定,或虽为恶性,但组织学表现与免疫表型不一致或组织学来源不确定,此类报告格式为“考虑为”,“倾向于”,“符合”,“以…可能性大”等;
③描述性诊断,如(食管)送检组织部分坏死,局部见少许异型细胞,建议复查;
④否定性诊断,如:送检少许纤维脂肪组织,未见明确癌组织。并非所有的活检或手术标本都能最终确诊,其原因一方面与病变的自然发展过程有关,此时病变尚处于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因此缺乏确定性诊断要点,也可能与取材的局限性有关。
作为病理医生,谨言慎行是我们的宗旨,明察秋毫是我们的责任,因此,病理医师会尽可能做出肯定性诊断的,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则实事求是地加以说明。
四、病理诊断主要是靠看切片
病理诊断的主要环节是阅读病理切片,但只看切片,而无临床资料,有时包括影像学资料的参考,不一定能做出正确诊断。
对于骨科的标本,影像学和病理诊断的作用各占50%,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也非常重要,不仅有助于肿瘤的分类,也有助于肿瘤的分级,如中枢神经细胞瘤好发于Monro孔,脑膜瘤往往有特征性的“鼠尾症”等。
目前,临床病理诊断强调临床、影像和病理三结合的模式,因此,对于有影像学资料者,临床医师应特别注意提供详细的影像学资料。
五、冰冻切片什么都能诊断
有些临床医师为了缩短住院日,尽早拿到病理报告,甚至为了讨好病人,不顾术中冰冻的适用症,滥用术中冰冻。
术中冰冻特别适用于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判定,肿瘤或病变切缘是否阴性等。由于组织快速制冷后出现冰晶、取材的局限性及操作时间短等技术原因,冰冻切片质量不可能达到常规石蜡切片质量的精确度,同时冰冻状态显微镜下组织图像与石蜡切片的图像也存在差别,因此,对于间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困难,如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判定需要计数核分裂像等,这些病变在常规病理切片中都有困难,需借助免疫组化方可确诊,在术中进行诊断就更加困难了。
冰冻切片的目的实际是在为手术医师分担风险,因此,对于临床医师来讲,了解术中冰冻的适应症,将有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减少不必要的二次手术。
六、没有免疫组化染色也能诊断
免疫组化已成为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的常用辅助手段,如在淋巴瘤的诊断与分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Her-2阳性(3+)乳腺癌及ALK阳性肺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转移性肿瘤的起源判定中,免疫组化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必要辅助措施。然而,免疫组化染色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适用性,且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体,因此,临床医师应系统学习并耐心给患者及家属解释免疫组化染色的目的,正如做CT还要增强扫描一样,并不单纯是为了所谓的经济效益。
此外,免疫组化染色流程复杂,手工操作流程往往需要6—8个小时,因此,对于进行该项检查者,病理报告发放时间会相应延长,需要了解检查结果的临床医师可与病理科医师及时沟通。
七、病理检查收费很高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病理检查收费低廉,如:5年前,美国Rochester医院一例前列腺穿刺(12条)病理活检费用为美元,而在我医院现在收费(8条)仅元人民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进行病理检查的诊断难度、知识价值都未得到充分体现,病理检查其程序之复杂,风险之高,责任之大,并没被广泛理解。与之相比,检验科的各项检查基本上都机械化自动化了,责任小,风险低,但收费却比病理检查高。
八、小结
近年来,我国病理人才严重匮乏,人员结构极不合理,后继乏人,医院甚至不设病理科。临床病理诊断风险大,病理收费低,病理医师成材晚,待遇差,幕后工作不被人理解和认同。有些患者根本不知道病理科是干什么的,因此,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以及患者、社会、政府对于这个行业的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