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某,女,48岁,住院号:。因“间断头痛发作3年余,加重20天”入院,入院查体未有明确阳性体征。入院后行头颅CT及MR示“右侧额部镰窦旁旁巨大脑膜瘤”,后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右侧额部镰窦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目前恢复良好出院。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李业海
麻醉师:谢凡
手术护士:吴莹高传平
图1:术前CT提示右侧额部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图2:术前CTA提示肿瘤周围血管包绕,血供丰富
图3:术前MR提示病变与大脑镰窦关系密切,强化明显,病灶大小约7.0cm×5.9cm×6.4cm
图4:术前MR和术后MR对比显示肿瘤全切
图5:术后病理提示纤维型脑膜瘤(WHOI级)
专家点评(李新运教授):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将最大径大于7.0cm的脑膜瘤称为巨大脑膜瘤[1]。手术是治疗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最佳方法,应争取做根治性全切除手术,以减少复发[2]。巨大脑膜瘤血供丰富,常与颅神经、大动脉、海绵窦等粘连,或侵犯静脉窦等,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致死致残率高。本例患者病变与大脑镰窦关系稍密切,病灶大小约7.0cm×5.9cm×6.4cm,其内示多发小血管穿行;病灶局部突入额部板障内,病变范围颅骨变薄,板障血供丰富,术中去除颅骨时出血较多。术中应用显微操作,仔细分离肿瘤周围的大脑前动脉,保护嗅神经,尽量减少了脑组织不必要的牵拉。由于肿瘤浸润矢状窦,手术时切除累及的矢状窦和大脑镰,做到肿瘤一级切除。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密切监测颅内压力变化及病情变化,术后有一过性发热,未有明确神经功能障碍及并发症,恢复良好出院。
[1]Gonzalez-DarderJM,Pesudo-MartinezJV,Bordes-DarciaV,etal.Olfactarygroovemeningiomas.Radicalmicrosurgicaltreatmentthroughthebifrontalapproach[J].Neurocirugia(AsturiasSpain),(22):.
[2]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