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开颅经硬膜外入路显露内听道之经岩尖扩大入路显露后颅窝
这个技术是指颞下keyhole开颅经硬膜外入路显露颞骨上面。这种颞下入路的变型之目的是打开IAC,显露面神经、上前庭神经、耳蜗神经和下前庭神经。图示经颞下开颅显露内听道。在仔细去除内听道顶壁后,显露面神经、上前庭神经、耳蜗神经和下前庭神经
在弓状隆起处仔细辨认岩浅大神经和上半规管后,整个内听道的走行就可准确的勾画出来,这样有利于避免损伤敏感脆弱的前庭耳蜗结构。按照WilliamF.House和UgoFisch的方法标记“蓝线”。用小磨钻(磨除时注意要不断地持续冲水)部分去除弓状隆起的浅表骨质。弓状隆起的下方即为上半规管。“蓝线”和岩大神经共同勾画出内听道的走行。
左侧。在辨认GSPN和蓝线(即上半规管)后,就可准确的勾画出IAC的走行。
位于IAC内并向CPA生长的小听神经瘤(直径5mm),可用这个手术入路切除之。当肿瘤完全位于内听道内时,尤为适合。这个手术入路的目的是:在完成肿瘤全切的同时,保护听力维持在术前水平以及正常的面神经功能。有时,前庭功能也能保留。
如上所述,颞下入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显露内听道的途径。而如果将开颅的范围向前延伸,打开颞颅底硬脑膜后,就可显露鞍上和桥小脑结构。
手术技术
1.手术体位和术中监护
全麻后,放置腰大池引流管。硬膜外操作前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充分释放脑脊液,以降低颞叶的张力。除了放腰大池引流外,还有一种方法--在从硬膜外牵拉、抬高颞叶前,先在硬膜脑上切开一小口,释放脑脊液。
面神经肌电图是最基本的术中监测,有利于安全显露内听道的硬脑膜。通常,从解剖上比较容易识别面神经,而术中监测可确保在肿瘤切除过程中面神经能得以无损伤保护。
患者仰卧位,头部上抬高于胸骨平面,同侧肩部垫高;Mayfield头架固定,单钉置于额部,可避免其妨碍手术操作。
Step1:头部抬高,高于胸部,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并可有效的减轻颈部结构压力。与颞下前、后入路相比,头部抬高的角度应更大,这样可更好的显露IAC。
Step2:随后,将头部向对侧旋转80°。这时,IAC的方向应是垂直的,这样方便解剖定位和手术操作。
Step3:头部侧屈10°-15°,有利于依靠重力牵拉颞叶。与颞下前、后入路相比,这种硬膜外路径所需要的侧屈角度可小一些,方便IAC的显露。
Step4:与颞下前、后入路一样,头部后伸10°,这可使术者操作舒适。此外,轻微的后伸还可避免气道、喉部和颈部血管受到过度挤压。
2.解剖标记和定位
这个手术入路需要掌握的关键解剖结构有:眶外侧缘、颧弓、关节结节、外耳道、乳突和乳突上嵴。注意:耳颞神经和颞浅动脉的走行。图示颞颧区关键解剖结构和开颅位置。骨窗中心应置于EAC水平,皮肤切口位于耳前、颞浅动脉后方。
标记关键解剖结构后,就可确定手术切口和开颅位置。骨窗的基底对应于乳突上嵴;骨窗的中心对应着EAC。骨窗面积约25x25mm,需充分显露IAC;直型手术切口长约5cm,位于耳前,避免损伤耳颞神经和颞浅动脉。
3.开颅
Step1:左侧。耳屏前直切口,分离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然后向前牵开并保护之。
Step2:乳突牵开器牵开。”Y”型切开颞肌筋膜,显露颞肌。注意:将颞浅动脉向前方移位牵开。
Step3:如图所示牵开、固定筋膜,显露颞肌。
Step4:钝性剥离子从下方乳突上嵴和颧弓处剥离颞肌,显露颞骨鳞部。颞肌后部通常较薄,因而没必要切开即可充分显露颞骨。
Step5:于乳突上嵴后部钻孔一个,即打开中颅窝。
Step6:适当扩大骨孔,铣刀先自后向前、与颧弓平行铣开颅骨。
Step7:再从骨孔处“C”型游离骨瓣,宽约25mm、高约25mm。这里要注意,骨瓣高度必须保证2.5cm,方可良好显露内听道。此操作要注意避免损伤硬脑膜。
Step8:如术前未放置腰大池引流,那么就需在硬脑膜上切一小口,打开脑皮层表面的蛛网膜下腔,释放脑脊液。如此,可最大程度的降低颞叶牵拉的力度。去除骨瓣后,小磨钻磨除骨窗下缘的内板(此部操作应注意保护好硬脑膜),这样可增加手术视角和操作自由度。如乳突气房开放,应严密封堵。
Step9:仔细剥离颅底硬脑膜,并牵开,显露中颅窝底。
4.硬膜外-硬膜下操作
Step1:左侧。新鲜尸体标本。牵开硬脑膜后,显露岩浅大神经(GSPN)。仔细游离GSPN,于其前缘可见MMA及棘孔。
Step2:进一步牵开硬脑膜,显露岩骨嵴和弓状隆起。用小磨钻部分磨除覆盖上半规管的薄层骨质,目的是为了精准定位。上半规管蓝线(结合岩大神经)可精确的界定内听道的走行。
Step3:根据上述的解剖定位,小磨钻打开IAC。注意:蓝线、GSPN和磨钻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
Step4:显露IAC硬脑膜和后颅窝,显微椎板咬骨钳去除深部骨质。
Step5:打开硬脑膜即可见前庭上神经和面神经。注意观察AICA的环襻,背景亦可见脑干,颞下入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清楚的显露IAC及其内容物。
Step6:向前进一步磨除岩尖,即可显露脑干的外侧面。注意观察:外展神经穿行于Dorello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勿损伤耳蜗。
Step7:打开颞下硬脑膜,切开小脑幕,显露环池结构。注意观察:Dandy岩静脉,用显微剪刀分离滑车神经周围的蛛网膜。
Step8:继续向前分离,进入桥脑的腹外侧面。注意观察:滑车、三叉神经以及BA。
Step9:切除Dandy岩静脉后,可充分显露动眼、滑车和三叉神经。注意观察:BA主干以及SCA双干。
Step10:观察BA顶端的SCA及P1段、动眼和滑车神经。
Step11:切除岩尖、分开小脑幕后,显露桥脑前外侧面。充分显露BA主干、从AICA到SCA、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以及外展神经。
Step12:再向后方探查,观察三叉、外展和面听神经之间的关系。
5.关颅
完成颅内操作后,硬膜下生理盐水冲洗。此处硬脑膜水密缝合几乎不可能,但也需仔细缝合,有助于后颅窝硬脑膜重建。颞肌及筋膜的严密缝合可有效的避免术后脑脊液漏,并可封堵内听道骨缺损。部分病例还可于硬膜外使用腹部脂肪修补。钛片固定骨瓣。彻底止血后,间断缝合颞肌、筋膜,皮内连续缝合头皮。因切口较小,不必也不推荐放置引流管,以避免术后脑脊液漏。
手术风险
术前计划不详细、手术体位摆放不合适均可影响术野的显露。
耳前神经血管损伤。
当乳突气房开放无法避免时,应严密封堵,以避免术后脑脊液鼻漏和脑膜炎。
开颅时损伤硬脑膜,尤其是老年人。这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有时会使硬膜外操作变得复杂。在完成颅内操作后,应间断或连续缝合硬脑膜。
脑压板牵拉颞叶可造成脑组织损伤。合适的手术体位,早期释放脑脊液(可通过打开皮层蛛网膜下腔或术前放置腰大池引流)可有效地避免此并发症。
硬膜外牵拉时可损伤岩浅大神经和岩浅小神经,通常不会产生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上半规管损伤可造成前庭功能障碍,出现暂时性恶心、呕吐。耳蜗损伤可造成术后同侧耳聋。
IAC内面神经损伤可导致术后面瘫。
中后颅窝神经血管损伤可造成术后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颅内止血不彻底可造成术后颅内血肿。
硬脑膜缝合不严密可造成术后脑脊液漏。乳突气房开放,术后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软组织止血不彻底可造成术后软组织血肿。
手术技巧
术前花时间做好计划、设计好手术体位。
头部旋转80°可良好显露IAC。
与颞下前、颞下后入路对比,这种硬膜外入路需要侧屈的角度更小、抬高的角度更大。
开刀前需搞清楚以下内容:手术入路相关骨结构和神经血管结构;骨窗位置;皮肤切口。
耳前直切口,注意保护好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
“Y”型切开颞肌筋膜,如图所示牵开固定。其中,基底筋膜瓣(颧弓侧)还可用于硬膜修补。
绝大多数情况下,颞肌的剥离都可使用钝性剥离子完成,不需切开颞肌。
游离骨瓣步骤:1.颅骨钻孔;2.平行于乳突上嵴和颧弓铣开颞底颅骨;3.半弧形游离骨瓣。
骨窗高度至少2.5cm(从颧弓处测量),这样方可获得内听道的充分显露。
磨除骨窗颞底的内板,此步骤重要性在于增大手术视角和操作自由度。
如乳突气房开放不可避免,需仔细封堵。封堵材料可用骨蜡、筋膜瓣或颞肌。
为尽可能降低颞叶的牵拉力度,可在硬脑膜上切开一小口,打开皮层蛛网膜下腔。也可在术前放置腰大池引流。
使用“蓝线”技术,精确定位内听道走行。
可通过“打开颞下硬脑膜、切开小脑幕”,拓展IAC的硬膜外入路。磨除岩尖可进一步可扩大中后颅窝的显露。
硬脑膜尽可能水密缝合。或可使用肌肉瓣、腹部脂肪组织进行后颅窝硬脑膜的修补。
如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可放置腰大池引流。
骨孔处用钛片固定、封堵。
为避免术后脑脊液漏,不推荐放置引流管。
周岩博士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周岩,医学博士,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全军神经生物委员会委员。年-年师从国内著名神经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余新光教授。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Greifswald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中心、芬兰赫尔辛基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学习,师从国际顶尖神经外科大师HenryH.W.Schroeder教授和JuhaHernesniemi教授。擅长脑肿瘤、脊柱脊髓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以及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研究”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北京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d/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