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头疼,很多人想当然以为是感冒,
或者是失眠、熬夜、没休息好引起的,
便没有太注意。现年40岁的韩先生(化名),也不例外。
韩先生是万州的一名中学教师,
8年前,韩先生开始出现间断性头痛,
有时候头疼的难受,口服止痛药能缓解,
他便并未在意。
8月9日,韩先生头疼加重,医院就诊,
做脑核磁检查,检查结果却让他和家人震惊:
右侧额叶片状异常信号影,系占位性病变?
为了进一步诊治,韩先生在大舅哥的推荐下,
8月10日一早,来医院神经外科。
重庆三博脑科主任刘方军为其查体,复查头颅核磁,
提示韩先生大脑占位性病变,右额叶片信号状,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同时加做核磁波谱分析,进一步明确病理性质。
这一结果宛如晴天霹雳,一时之间让他和家人难以接受。
刘方军主任告诉韩先生和家属,这个疾病虽然是恶性的,但目前肿瘤还不算大,且位于非重要功能区,全部切除后,效果会很好。
经过一番对比和考虑,韩先生和家属选择了在三博江陵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
8月14日上午,刘方军主任主刀,彭俊、姜林医师为助手,为其行冠切右额开颅入路、肿瘤切除术。
术中,先切除部分病变,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低级别胶质瘤,随后整块切除肿瘤,
大小约3cmx3X3.5cm。
后清理周边受侵犯的脑组织及增生胶质带。
手术历时进3个小时,十分顺利。
术后为韩先生安排了检查,肿瘤全部切除。
恢复良好的韩先生,于今天一早出院,
赶重庆到万州的城际列车回家。
什么是胶质瘤?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虽然剧情褒贬不一,但有个人物令人印象深刻,
那就是“地球最强丈母娘”——薛甄珠。
剧中,她突然晕倒,很快去世,令人嘘嘘不已。
薛甄珠为什么会突然去世,她得了什么病?
答案是,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真有如此凶险?
可以肯定的是,脑胶质瘤的死亡率的确很高,
但电视剧里“薛甄珠突然晕倒、很快去世”就只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了。
言归正传,一起来科学认识胶质瘤: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约占恶性肿瘤的80%。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的发病率最高,占了46.1%,约为3.20/10万,且男性多于女性。
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
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
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恶心呕吐。
青年成人无明显诱因出现的癫痫是脑胶质瘤常见症状之一。
目前国际通行的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案是采取综合治疗,即最大程度肿瘤切除结合术后放化疗(stupp方案),尽可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专家提醒
当出现经久不愈的头痛时,千万不要不以为意,以为是感冒或者偏头痛。当突然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时,在就医使用眼药水后依旧没有改善时,也要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
所以,建议市民朋友提高预防意识,
体检时也要注重脑的健康检查,
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简介
刘方军主任简介姓名:刘方军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科主任
个人履历:
重庆三博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学历。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李新钢教授。
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医院获博士学位,导师张亚卓教授。
年7月到首都医院工作,授业恩师石祥恩教授。
现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
功能神经外科:微创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癫痫的手术治疗,DBS植入治疗帕金森病等。
脑血管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切除、血管搭桥治疗烟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创钻孔治疗脑出血、血管搭桥治疗复杂巨大动脉瘤等。
颅内及脊髓肿瘤:手术切除为主的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脑膜瘤切除、经蝶垂体瘤切除、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鞘瘤切除、颅咽管瘤切除、髓母细胞瘤切除、室管膜瘤切除、脊髓肿瘤切除等。
科研工作: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4篇,其中SCI杂志1篇。年通过国家卫计委主任医师评审。完成卫生部重点学科课题《巨大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担任《脑室外科学》编写秘书,《脑肿瘤就医指南》编委,《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及《临床神经外科学》审稿专家。临床项目:颌内动脉搭桥治疗颅内巨大,蛇形和巨肠性动脉瘤,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医院
神经外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zl/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