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近日传出消息:该院神经外科霍峻峰主任团队携手美国michaelsughrue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超微创精准双技术融合开颅手术。
患者刘阿姨去年10月出现说话吐字不清、左手无力、左脚跛行等一系列的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经专家详细检查后发现,刘阿姨左侧额叶有肿瘤,并且肺部有原发肿瘤,初步推测为肺癌脑转移。
霍峻峰团队在与美国教授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辅助下的“burrhole”超微创开颅手术,切除脑肿瘤。
所谓“burrhole”技术,是在颅骨上打一个洞,通过特殊通道和特殊器械,在显微镜下或者神经内镜下切除脑内病变的神经外科微创技术。该技术骨窗直径在1.0至1.2厘米,颅骨开窗面积仅为主流微创手术的1/8,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小拇指通过,属于“超微创手术”。
至于“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则是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成果。该技术基于磁共振结构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利用软件对患者功能连接网络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精细重建和可视化。
术前,霍峻峰主任团队将患者的dti数据发送给美国教授,对方团队根据软件整合、分析出功能区与肿瘤的情况:肿瘤前方是中央执行网络和语言网络,后方是感觉运动网络。通过规划和模拟,中美团队最终携手制定了手术入路方案。
在术中神经导航和电生理监测的护航下,整个手术仅耗时40分钟,患者颅内肿瘤被完整切除,同时避免了损伤语言及运动功能连接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整个手术中,拿手绝活“burrhole”技术令美国专家大开眼界,赞叹这是自己见到过的最小的“骨窗”。霍峻峰则表示,能融合两种技术解决患者病痛,对推动神经外科更精准、更微创发展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据悉,医院作为上海社会办医机构的代表,致力于开展脑、心、脊柱疑难杂症诊疗。此次与全球前沿技术通力合作,非但为高难度手术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患者提供更好诊疗方案,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副作用。
未来,医院还将保持与前沿理念接轨,探索牵手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优势互补,造福更多患者。
本文作者:顾泳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by/1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