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最早的记忆在几岁,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人言之凿凿地称,记得2岁时受过一次惊吓,还有人表示4岁前发生的事情,通通没有印象。
甚至为此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言,比如孩子3岁后会关闭“天眼”,忘掉以前的事情,再比如每个人出生时都有“前世记忆”,到3岁后,才会全部忘记。
当然,这些说法大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全都是无稽之谈。
那么孩子3岁前的记忆真的“消失”了吗?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从科学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答案。
孩子3岁前的记忆会“消失”?其实对于孩子记忆会“消失”的问题,早就有科学家进行相关研究,在心理学上,将这段记忆消失、模糊的阶段,称之为“精神胚胎”。
意思是孩子在3岁左右时,精神发育就像是处在“胚胎期”,他们会对早期的记忆模糊,3岁以前的事情,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而且科学家还将这种没有记忆的现象,称为“婴儿期遗忘”,换句话说,孩子3岁前的记忆,确实会“消失”。
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中,曾将这种现象形容为:“在3岁的时候,大自然好像画了一条线,将3岁前和3岁后分割开来。”
仿佛所有人在3岁这年,都会患上我们平时所说的“失忆症”,所有的“记忆存档”被统一删除,像是有只无形的手在操控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孩子在3岁前,以瞬时记忆为主。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种。
瞬时记忆:记忆时间非常短暂,记忆形式主要是外在形象;
短时记忆:记忆时间可以持续1分钟左右,但不会留下印象,记忆形式主要是外在形象和声音;
长时记忆: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记忆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声音、形象、语言文字。
而孩子在3岁前,基本全都是瞬时记忆,此时他们在认知世界时,压根就不会形成记忆,自然也就记不住发生的事情了。
其次,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
我们的记忆,是由大脑中的无数神经元以及突触来承载的,而且需要由海马体从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才能真正存在脑海中。
而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远没有发育成熟,并且孩子在3岁前,不仅会有许多突触产生,也会伴随许多突触消失,这种大脑发育的过程,也会令孩子的许多记忆消失。
也正是因此,有些孩子可能会记得3岁前一些零星的片段,但大多数记忆都会完全“消失”。
最后,孩子3岁前的记忆可能被“覆盖”了。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倒摄抑制”,意思是后边学习记忆的东西,会对先前的起到干扰作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多,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3岁前的记忆就被这些新的内容“覆盖”掉了,生命之初的记忆逐渐被淡化、遗忘,就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具体事物被遗忘,但感觉会被孩子记住虽然孩子3岁前的记忆确实会遗忘,但消失的只是“具体事物”,而当时的感觉、学到的技能都会留在脑海中,在以后的人生中,被孩子不断记起。
就像我们3岁前学会了说话、走路、使用筷子,即便3岁前的记忆消失不见,但这些技能却不会凭空消失。
而且对于那些父母给予的陪伴,一些温馨、关爱和可以依赖的安全感,孩子同样会深深记在心底,成为他未来人生的底色,性格品质的一部分,并且潜意识对父母报以无条件的信任。
所以说,固然我们工作繁忙,孩子3岁前不会记得具体事物,但仍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爱护,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感觉被这个世界、被爸爸妈妈温柔以待。
正如那句话所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这些远比记忆更宝贵的“人生初体验”,会一直伴随孩子长大。
老苗结语:
孩子3岁前,记忆确实会消失,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
但尽管孩子3岁前记忆模糊,我们仍要为其提供关爱、陪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日话题:你最早的记忆是几岁?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1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