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成就世界首例超微创超精准

12月15日,早晨8点30分,一场脑肿瘤切除手医院进行。

我院神经外科霍峻峰主任团队以及美国MichaelSughrue教授团队正在手术室有条不紊地操作。

这是一场同时运用了冬雷脑科独有的「BurrHole超微创技术」以及国际前沿的「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超微创且超精准的开颅手术。

两方先进技术在融合、碰撞之下,以崭新的方式,共同点亮了患者生的希望,并创造了「世界首例」。

一场手术,两个关键词

接受手术的患者刘阿姨,早在10月份就出现了说话吐字不清、左手无力、左脚跛行等一系列的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

在我院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左侧额叶有肿瘤,并且肺部有原发肿瘤,因此霍主任推测是肺癌脑转移。

霍主任团队在与美国Michael教授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为刘阿姨实施: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辅助下的burrhole超微创开颅手术,切除脑肿瘤。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以及burrhole超微创技术。

霍峻峰主任·家属沟通中

BurrHole技术,一种在颅骨上打一个洞,通过特殊通道和特殊器械,在显微镜下或者神经内镜下切除脑内病变的神经外科微创技术。

它的骨窗直径在1.0-1.2cm,颅骨开窗面积仅为主流微创手术的1/8,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小拇指通过,属于超级微创手术。

BurrHole技术VS传统脑外科手术

而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是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成果。基于磁共振结构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利用Quicktome软件对患者的功能连接网络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精细的重建和可视化。

一场手术,开启生的希望

霍主任表示,BurrHole超微创技术在拇指盖带下的孔内进行操作,对病灶的定位要求颇高。而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恰好可以提供超精准定位,双方一拍而合,于是有了这次合作。

术前,霍主任团队将患者的DTI数据发送给了Michael教授,对方使用Quicktome软件整合、分析出功能区与肿瘤的情况:肿瘤前方是中央执行网络(CEN)和语言网络(LN),后方是感觉运动网络(SMN)。

通过术前规划和模拟,最终制定了经LN和SMN的间隙为手术入路的方案。

功能区与肿瘤的关系

双方操作中

手术中,霍主任的「拿手绝活」令Michael教授大开眼界,连连赞叹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如此小的骨窗口!

在术中神经导航和电生理监测的护航下,肿瘤被完整切除,同时也避免了损伤语言及运动功能连接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手术如预想般顺利,仅耗时40多分钟。

霍峻峰主任·手术中

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均有改善

一场手术,谱写合作新篇章

面对镜头,霍主任与Michael教授的手紧紧相握,难掩喜悦和激动。

「非常开心和Michael教授团队共同完成了今天这场手术!相信burrhole技术和人类脑连接组学技术的融合,对推动神经外科更精准、更微创发展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霍主任表示。

双方合影留念

医院,医院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大量脑心脊柱疑难杂症的诊疗工作。

此番与世界前沿技术的合作,医院开展高难度手术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患者提供了绝佳的诊疗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负面效果,减轻患者病痛。

未来,医院将始终保持与世界前沿理念接轨,探索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机遇,实现优势互补,造福更多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f/13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