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技术神经外科成功治疗左顶

近日,神经胸外科手术团队开展了首例“左侧顶叶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成功为一位患者治疗了左顶叶大脑镰旁脑膜瘤。

患者杨某(化名),头痛、头晕已有2年余,近半年来感觉加重,并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两周前因双手麻木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头颅磁共振检查示:左侧顶部硬膜为基底的神经轴肿块,颈椎曲度变直。考虑左侧额顶叶脑膜瘤,占位效应明显,大小约6cm×7cm,需要尽快手术治疗。

由于该肿瘤较大,压迫到了患者的运动区神经,手术难度也随之增加。科主任胡亚军非常重视,组织主治医生蒙进军等进行方案研究,经科室讨论决定行“左侧顶叶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术前准备完善后,手术在我院最新购置的德国蔡司显微镜和美国梅菲尔德头架辅助下施行。手术过程中跨矢状窦取大骨瓣,保护矢状窦,充分显露肿瘤边界并逐步分离瘤组织,切断脑膜瘤供血动脉,耐心细致的剥离上矢状窦壁处瘤组织,没有造成矢状窦破裂及闭塞,避免了术中大出血及矢状窦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未损伤大脑皮层,完整切除脑膜瘤。术后病理诊断:左侧额顶叶脑膜瘤,与术前诊断一致。术后患者各项体征平稳,目前恢复良好,头痛症状明显缓解。

影像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

这项手术难度系数高、历时长,使得神经外科在脑肿瘤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已经进入了显微时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镰旁脑膜瘤

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内皮型和纤维型占多数,起始于大脑镰旁,不与颅骨内板接触,因此也不发生局部颅骨的改变。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在肿瘤基底和附近的大脑镰内有多条扩张的静脉。

镰旁脑膜瘤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大脑镰旁脑膜瘤肿瘤较小时一般不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发病时肿瘤往往已长得较大。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1.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逐渐影响整个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大脑镰两侧生长,病人可出现双侧肢体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

2.癫痫发作:多以对侧肢体或面部局限性发作开始,逐渐形成全身大发作。

3.精神症状:多见于大脑镰前部肿瘤,大脑镰后部癫痫发生率较低。

4.颅高压症状:2/3患者就诊时已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尤以大脑镰后1/3脑膜瘤常见。

5.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和排尿障碍:见于少数大脑镰旁脑膜瘤向双侧发展的患者,发生于皮质中央区。

6.失明:发生于后部的巨大镰旁脑膜瘤可压迫双侧枕叶距状裂,造成失明。

供稿

神经胸外科蒙进军

编辑

王莹王菲

审核

谢海明

往期精选

我院在年合阳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能竞赛中荣获“优秀奖”

新技术

我院首例“幕下开颅小脑血肿清除术”成功完成

《医院院报》年第23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12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