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9月10日,医院举办为期两周的颅底显微解剖实训班暨神外高级研修班,刘跃亭主任、王宏勤教授、高刘民副教授、万大海副主任、连世忠副主任、刘晓东副主任医师及郭庚副主任医师为学员授课,来自太原、长治、运城、晋中、晋城、医院的高年资医生聚集山西龙城。
神经外科实验室配备2台手术显微镜和1台神经内镜、开颅动力装置等手术器械供学员们实训操作。
训练的样本是“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的头颅,在真人头上做手术就得在真人头上训练。切开头皮,钻开颅骨,分离大脑,去除病灶,每一步都有无数个细节关系一台手术的成败,一条人命的存活。
刘跃亭主任精通各种显微操作和手术入路,一边实体解剖一边为学员们讲解关键知识与核心技术。
显微镜将模拟手术情况呈现在显示器上,录像并供学员观摩。虽然各位学员都是“久经沙场”的高手,但依然对如此清晰明了的解剖称赞不已。
在高倍显微镜下,能清晰看到密布在脑表面和脑内的血管与神经,从而在找寻病灶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脑组织,做到精细切除。显微手术不同于肉眼操作,动作幅度悬殊。何况一台神经外科手术动辄5、6个小时甚至数十小时,要做到眼准,手稳,坐如钟绝非一日之功。
只会做一种手术可当不了外科医生,外科手术已经从显微向微创发展。
(刘跃亭主任演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
手术器械从鼻孔进入,到达颅底,切除鞍区病变,如垂体瘤、脑膜瘤等。具有价格低、不开刀,恢复快等特点。一名外科医生的培养,需要20年。从实验室解剖大体老师,到手术室医治具体病患,这个过程中有笑有泪。高智商、好体力是他们的特征,最后坚强者留了下来。不坚强,面对不了每天的生死离别;不坚强,攻克不了医疗技术难关;不坚强,扛不住患者的失望和指责。虽有失败,但医院。有这些医生,坚持做着这样的工作,是大家的幸运。来源:神经外科
责编:杨丽红
编辑:陶莉娟张静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uzngq.com/zlyh/7188.html